表内乘法(一)第5课时 6的乘法口诀 教学设计(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
||||
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网 → 数学教案 → 教学设计 2016-10-19 手机版 | ||||
第5课时 6的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 教材第60页 【教材分析】 6的乘法口诀编排与2~5的乘法口诀的编排体例略有不同,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在实物图下面以列表的形式揭示豆荚个数与豆子颗数的对应关系,将相同加数6作为隐蔽条件。这样编排可以突出相同加数的个数以及累加过程中的得数,为归纳乘法口诀奠定基础,同时渗透了函数、对应思想。 由于学生已经理解了乘法口诀的意义和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因此在6的乘法口诀的编排中,教材不再给出点子图模型,只是让学生结合表格中的数据计算乘法算式的得数和编制6的乘法口诀,促使学生进行抽象的数学思考。例6中的所有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都是不完整的,需要学生自己完成,给学生留出了更大的自主学习的空间。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这一节课之前,已经掌握并熟记了1~5的乘法口诀,而且部分学生在家里就已经对6的乘法口诀有了初步的认识,并能背诵下来。运用教学情境图对自己的发现进行表述和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面,要求学生理解6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乘法口诀进行两个数相乘的运算。 【教学目标】 1.结合图片理解6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掌握6的乘法口诀。 2.探索并归纳出6的乘法口诀,学会用口诀进行计算。 3.培养独立学习和自主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应用口诀进行计算。 难点:熟记6的乘法口诀。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 【教学流程】 复习导入→通过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 ↓ 探究新知→掌握6的乘法口诀,会用口诀进行计算 ↓ ↓ 巩固应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 ↓ 课堂小结→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方法 【复习导入】 1.口算。 4×5 1×4 4×3 3×5 3×2 2×3 5×3 2×4 2×1 1×3 2.背诵1~5的乘法口诀。 3.同桌对口令。(任意求1~5的乘法口诀) 4.导入,激发学生编口诀的兴趣。 我们已经学习了1~5的乘法口诀,同学们对编口诀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今天我们继续学习6的乘法口诀。这次老师想让你们自己试着编口诀,你们愿意吗? 【探究新知】 1.学习例6。 (1)出示例6主题图。 师: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每个豆荚里有6颗豆子,一共有6个豆荚。 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一共有多少颗豆子? 师:同学们可以先数一数,再算一算,然后完成下面的表格的填写。 豆荚的个数 1 2 3 4 5 6 豆子颗数 6 12 (2)说一说。 一个豆荚里有6颗豆子,表示1个6是6;2个豆荚里有12颗豆子,表示2个6相加是12;3个豆荚呢?4个呢?……同桌互相说一说。 (3)看图列乘法算式,编出口诀。 ①电脑显示1个豆荚图。 1个豆荚里面有6颗豆子,表示1个6是6,列出乘法算式是:6×1=6或1×6=6,编出口诀:一六得六。 ②电脑显示2个豆荚。 2个豆荚里面有12颗豆子,表示2个6是12,列出乘法算式是:6×2=12或2×6=12,编出口诀:二六十二。 ③电脑依次显示3个、4个、5个、6个豆荚图。 小组合作,学生边观察电脑图,边在书上完成乘法算式和相应的乘法口诀。 ④小组汇报编口诀。 3个豆荚里面有18颗豆子,表示3个6是18,列出乘法算式是:6×3=18或3×6=18,编出口诀:三六十八。 4个豆荚里面有24颗豆子,表示4个6是24,列出乘法算式是:6×4=24或4×6=24,编出口诀:四六二十四。 5个豆荚里面有30颗豆子,表示5个6是30,列出乘法算式是:6×5=30或5×6=30,编出口诀:五六三十。 6个豆荚里面有36颗豆子,表示6个6是36,列出乘法算式是:6×6=36,编出口诀:六六三十六。 (4)读一读6的乘法口诀,想一想,相邻两句口诀的积相差几?(相邻两句的积相差6) (5)自由读6的乘法口诀,同桌互相检查背诵。 2.摆一摆。 (1)小组合作,用小棒摆六边形(1个六边形用6根小棒),边摆边说。 摆1个六边形用6根小棒,表示1个6是6,乘法算式是:6×1=6或1×6=6。乘法口诀:一六得六。 摆2个,3个……依次说出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 (2)小组活动。 小组长任意提问:摆1、2、3……个六边形,用多少根小棒?然后,组员回答并说出乘法口诀。 【巩固应用】 1.师生对口令(6的乘法口诀),还可以采用组与组对,生与生对。 2.算一算,填一填。 2×6= 4×6= 3×6= 1×6= 5×6= 二六( ) 四六( ) 三六( ) 一六( ) 五六( ) 6×6= ( )×6=24 2×( )=12 6×( )=30 六六( ) ( )六二十四 二( )十二 ( )六三十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相关链接: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教学设计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搜索相关课件』 | ||||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