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位加 教学教案设计(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
||||
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网 → 数学教案 → 教学设计 2016-10-18 手机版 | ||||
第3课时 进位加 【教学内容】 教材第14页 【教材分析】 这节课是学生在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100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感受“满十进一”,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教材这样编排,一方面突出了进位的重点和难点,另一方面又将在前面不进位加法中学习的对位、从个位加起和进位等贯穿起来,为后面总结笔算两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做准备。笔算两位数加法计算方法的总结,教材改变了传统教材直接呈现计算法则的做法,采用合作探讨、交流等方法由大家共同从前面的实际计算中总结出计算方法。 【学情分析】 学生是刚满7岁的小朋友,他们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而且在课堂上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还相对较短,而数学课需要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积极活跃才能完成学习任务。同时所教学的内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计算本身是很枯燥乏味的,不易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动手操作摆小棒和拨计数器,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自主探索、总结出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等 【教学流程】 情境导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探究 ↓ ↓ 探究新知→学会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 ↓ 巩固应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 ↓ 课堂小结→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方法 【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课本第11页情境图,并提出问题“二(1)班和二(3)班能合乘一辆车吗?” 师:能直接回答刚才提出的问题吗? 生:不能,因为我们还不知道二(1)班和二(3)班共有多少人,只有把两个班的人数加起来才知道能不能合乘一辆车。 师:你们能计算吗? 学生齐答:能! 师:小组内试一试。 【探究新知】 小组1:我们组列式是35+37,是从35数45、55、65,然后再66、67、68、69、70、71、72,一个一个数出来,最后是72。 小组2:我们是30+30=60,5+7=12,60+12=72。 师:同学们想了不少办法,是不是摆一摆小棒,看一看该如何算比较好? (教师参与其中,了解学生的算法,也可以向其他同学质疑) 组织交流: 小组上台展示并解释。(边摆边说) 小组1(学生代表):请同学们数一数一共有多少捆?多少个单根? 生:6捆,12根。 生:还可以把12根捆成1捆和2根。 小组随即把12根捆成1捆和2根。 生:是72根,因为有7捆和2根。 师:大家看到这种摆法非常好,一看就知道是几根,但是我们总不能摆着小棒计算每一个算式,同学们想一想有没有别的简便方法? 生:可以列竖式做! 师:你会列吗? 生:我会!(少部分学生举起手来) 师:用竖式试一试看怎么算? 生: 个位上5加7得12,个位写2。然后在十位上记下一个1,再算十位上3加3得6,再加上记下的1是7。 师:你为什么要记下这个1呢? 生:进位呀! 师:什么时候进位?怎么进位? 生:满十就要进位,从个位向十位进位!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以课件完整地出示计算过程。 引导学生回答二(1)班和二(3)班不能合乘一辆车的道理。 练习课本第14页“做一做”,引导学生想出计算步骤并计算,以巩固竖式计算“进位加”。 教师小结,并板书同学们讨论的结果。笔算加法应注意: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1。 【巩固应用】 1.练习二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 强调两点:(1)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2)十位上的数相加时别忘了加进上的1。 2.练习二第5题,先让学生回顾进位加法应注意的问题,再说说它们分别错在哪里。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进位加 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35+37=72(名) 个位:5+7=12,它里面有1个十和2个一。在个位上写2,向十位进1。 十位:3+3+1=7表示7个十。 1.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 2.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 3.十位上的数相加时,不要忘了加进上的1。 相关链接: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教学设计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搜索相关课件』 | ||||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