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 教学教案设计(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
||||
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网 → 数学教案 → 教学设计 2016-10-18 手机版 | ||||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第1课时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 【教学内容】 教材第11~12页 【教材分析】 在教学加法计算之前,教材安排了一幅“参观博物馆”的情境图,图中给出了二年级4个班的人数和每个班带队老师的人数。创设了一种现实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实际生活中存在着需要用两位数加法计算解决的问题,体会学习两位数加法的实际意义。 由于本节课是学生学习笔算加法的开始,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加法学生一年级就已经会口算了,所以教材直接提出了口算要求,复习口算加法的计算方法,为理解笔算的算理和算法作好准备。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写竖式的算理和100以内不进位加法的正确笔算方法,教学难点是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算理。初学笔算的同学往往出现先口算出结果,再去写竖式的现象,要让学生们通过多练习,培养他们先用竖式计算,再把结果写上去的习惯。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初步掌握竖式计算的基本要求和格式,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归纳能力。 2.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 难点:竖式计算的算理和书写格式。 【教学准备】 课件、计数器等 【教学流程】 复习导入→通过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 ↓ 探究新知→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 ↓ ↓ 巩固应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 ↓ 课堂小结→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方法 【复习导入】 口算。 40+3= 50+7= 3+90= 7+80= 30+7= 可采用抢答、听算等形式进行。 师:同学们表现得真棒,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知识。 【探究新知】 课件展示教材第11页情境图。 1.(1)观察情境图,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回答后可用表格的形式出示: 班级 二(1)班 二(2)班 二(3)班 二(4)班 带队老师 人数(人) 35 32 37 34 每班2人 (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汇报,师选择性地板书例1的问题。 2.学习例1。 二(1)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 (1)学生列出算式:35+2 师: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只要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求一共有多少人,就是把二(1)班的学生数和本班带队老师数合起来”就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怎样计算35+2=?借助手中的小棒和计数器分别试一试。 学生独立尝试。 组织汇报:你是怎样计算的? 生1:我先算5+2=7,再算30+7=37。 生2:我是通过摆小棒算出来的,先摆3捆和5根,再摆2根,5根和2根合起来是7根,7根与原来的3捆合起来也就是37根。 生3:我是通过在计数器上拨珠算出来的。 …… 师:拨计数器的过程可以用一种形式展示出来,那就是竖式。 3.学习竖式。 师生拿出计数器,一边操作一边提问: 算35+2时,先在十位上拨几个珠子,个位上拨几个珠子?加2时应在哪一位上拨几个珠子? 师讲解竖式的写法:先写第一个加数35,再在35的下面左侧写上“+”,右侧写2。你们认为“2”应对着35的3还是5呢?(通过计数器,学生回答这个问题应该不困难)最后在加数下面画上一根横线,表示等号。 师:你认为应该从什么数位开始计算?同桌的小朋友互相议一议。 学生说自己的看法和理由。 小结:为了以后计算进位加法的方便,我们在竖式计算时都从个位开始计算。个位上5+2=7,7应对齐个位,十位上的3要写在横线下面,对齐十位。 小组讨论加法竖式计算时,应怎样对位?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 明确:个位对个位,十位对十位,可以归纳为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4.变式训练。 (1)二(2)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 (2)二(3)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 【巩固应用】 1.第12页做一做第1题。学生先独立尝试,再说说是怎样对位的。 2.第12页做一做第2题。可让学生试着用语言描述题意,知道“ ”是合起来的意思,进一步领会加法的意义,巩固竖式计算的格式。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第2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 【教学内容】 教材第13页 【教材分析】 例2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加法,重点解决竖式对位问题,并使学生体会竖式计算从哪一位加起的计算顺序问题。 这一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基础上学习的。它是以后学习多位数加法的基础。 【学情分析】 针对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的旧知识,采用让学生充分进行动手操作——摆小棍的方法。尝试通过小棍的不同摆放位置,让学生自己观察、比较,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得出哪种摆法既能看出两个加数各是多少,又很容易知道和是多少,从而体会出摆小棍与竖式写法之间的联系,让学生自己悟出为什么要这样写竖式和为什么要让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的道理,充分发挥小棍在教学中的作用,让枯燥的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能熟练地进行竖式计算。 2.通过观察、操作,学生自主合作归纳出笔算加法的法则,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操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难点:掌握笔算加法的法则。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计数器等 【教学流程】 复习导入→通过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 ↓ 探究新知→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 ↓ 巩固应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 ↓ 课堂小结→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方法 【复习导入】 1.27+2= 45+4= 37+1= 56+3= 2.能说出口算的方法吗? 【探究新知】 1.出示第11页学生参观博物馆的情境图。 问: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师:因为到博物馆很远,我们给同学们准备了能乘坐70人的大客车,大家想一想,应该哪两个班乘坐一辆车呢?如果我们让二(1)班和二(2)班的同学合乘一辆车,让二(3)班和二(4)班的同学合乘一辆车,行吗? 我们先来看看二(1)班和二(2)班的同学可不可以合乘一辆车,请列出算式。(板书:35+32) 3.师:同学们,能不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一下。 学生自由计算,老师巡视,适时帮助学困生。等学生有大部分完成后,指名汇报。可能有以下几种算法。 生1:口算法。 生2:摆小棒法。先摆3捆零5根再摆3捆零2根,最后合计6捆零7根。(学生边说边演示) 生3:先在计数器的十位上拨3个珠子,个位上拨5个珠子。然后在十位上加3个珠子,个位上加2个珠子,十位上的6个珠子与个位上7个珠子合起来表示的数是67。(学生边说边演示) 生4:…… 学生在说算法时教师适时板书,用纸条写好。十位和捆数用一种颜色,个位和根数用一种颜色。然后再出示多媒体让学生进一步感知三种算法。注意课件制作时在相同数位对齐时重点闪烁。 师:刚才同学们利用口算和动手摆小棒、拨计数器算出了35+32的结果,真棒!现在我们可用竖式计算一下: (1)媒体展现,感知竖式。 (2)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a.根据屏幕展现及摆小棒、拨计数器的方法列出竖式。 b.为什么这样列式,说出理由。 c.在列竖式中应注意什么,怎样计算?学生合作,教师巡视,适时点拨。 (3)小组汇报合成新知。 (4)归纳: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同时板书: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让学生读、理解重点词语。自己写一写,同桌互相检查看谁写得更好,指导书写。 【巩固应用】 1.35+23= 43+26= 指名表演,教师重点指导学困生。然后集体订正。 2.当医生诊断。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 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35+32=67(名) 个位:5+2=7表示5个一加2个一是7个一。 十位:3+3=6表示3个十加3个十是6个十。 相关链接: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教学设计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搜索相关课件』 | ||||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