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观察活动中学习数学——《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教学反思 |
||||
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反思 2016-05-17 手机版 | ||||
雨花实小 徐瑞琴 《长方形和正方形基本特征》这一课时是要让学生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过程,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知道长方形长、宽以及正方形边长的含义,并能够初步体会长方形与正方形的联系与区别。通过教学,学生进一步积累了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了空间观念,培养了观察、操作及思维的能力;在学习活动中体会了图形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感受了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本课的重点在于学生要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难点在于引导学生参与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全过程,初步感受探索知识的基本方法。 针对这节课,我做了以下的教学设计: 一、找长方形和正方形 出示教材提供的场景图,问:从这幅图里看到了什么?图中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指名学生回答。 你知道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 二、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 1.提问:你准备怎样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可以从哪方面入手? 根据学生的回答:明确:可以从长方形,正方形的边和角入手进行探究。 2.探索长方形的基本特征: (1)让学生试着说说长方形边和角的特点。学生交流后指出:你能想办法验证一下这些特点呢? (2)操作: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形纸若干张,提醒学生:先想办法验证边的特点,再想办法验证角的特点。 (3)交流: 验证长方形边的特征: 引导:刚才你们认为长方形上下两边相等,左右两边也相等,能用什么方法来 证明呢? 小组活动后汇报: (1)用直尺测量。 演示:指定学生在实物投影上演示测量的过程,并告诉大家测量的结果。 提问:通过测量,你们发现了什么? 强调:通过测量,这个小组发现这个长方形的上下两边相等,左右两边相等。 (2)用折的方法。 演示:再指名一学生上来在实物投影上演示“折”的过程。 提问:折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将上下两条边对着折,左右两条边对着折)通 过折,你们发现了什么? 指出:通过折的方法,我们也发现这个长方形的上下两边相等,左右两边相等。 引导:刚才我们验证了两个长方形,发现长方形的上下两边相等,左右两边也相等。其他小组也发现这个结论了吗?有没有哪一个小组的同学发现长方形上下两边或者左右两边不相等的情况? 小结:如果仅仅研究一两个长方形,可能还不能下结论。我们全班研究了十几个大小不同的长方形,都发现长方形的上下两边相等,左右两边也相等。(板书) 验证长方形角的特征: 提问:要想知道长方形的四个角是不是直角,我们可以怎么办? 生1: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分别去比一比。 设问:这样的话要量4次,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呢? 生2:将长方形纸对折再对折,通过这样的对折,原来的四个角就重合成了一个角,所以只需要量一次。 提问:通过刚才的操作,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3:三角尺上的直角去量,发现四个角都是直角。 教师小结:长方形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3)谁来完整地说一说长方形边和角的特点。 3.探索正方形基本特征: 你能用刚才的方法继续验证正方形边和角的特点吗?你是怎样验证的?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验证的?指名学生回答后,师生共同小结: 正方形每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三、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联系和区别: 刚才我们一起研究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你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呢?学生讨论后,师生共同小结: 图形 边 角 长方形 对边相等 四个角都是直角 正方形 每条边都相等 四个角都是直角 本节课,给学生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把知识点的教学融入到学生的操作活动中去,在观察、活动中体现和学习数学。 一、动手操作,观察特征 课的一开始从熟悉的物体上找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学生猜想的基础是观察,猜想的结果其实并不重要,激发学生观察的内在需要显得更有必要。其实,观察也是最基础的发现图形特征的基本方法。激活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使学生体会平面图形与现实空间的联系,感受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意义。在验证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时,通过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看看长方形,正方形的边和角各有什么特点?教师没有让学生停留在经验的层面,在验证长方形的四个角是不是直角时,不但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分别去比一比,而是引导学生将长方形对折再对折,发现长方形的四个角可以“重合成一个角”,因此只需要用三角板量一次就可以得到“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的结论。这里体现了思考问题方法的优化过程。把长方形,正方形特征进行比较,引导学生体会相互间的联系,并发现两者的异同。通过这些活动,增强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 二、自主探究,比较特征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不再是数学学习的传授者,而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科学地引导学生,真正经历探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创新意识不断得到升华。遵循这样的教育理念,在探索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征时,教师没有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先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想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角的特征,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自己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去验证猜想正确与否。通过在具体的操作中自主探索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征,使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的边、角特征有一个感性的认识。这个过程让学生不仅体验到探究方式的多样化,感受到数学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进行了一次更为严密的逻辑和数学思维训练,有助于学生思维水平的提升。在这一环节,我提供给学生充足思维空间和操作的时间;让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猜测,在操作中验证,在交流中发现。使课堂形成多方互动、多向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探究与发现的过程中学习数学。 三、应用拓展,巩固新知 实践证明,学生通过练习,能将所获知识逐步内化,形成技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日积月累就能逐步稳定、转化,形成智能。在练习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克服困难等性格。在练习中,教师设计了“找一找”、“拼一拼““折一折”、“画一画”的分层练习,从在给出图形中辨别长方形、正方形到长方形、正方形的转换再到自己按要求设计长方形、正方形,一步步深入,让学生在练习中不断巩固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获得学习成功的乐趣。 四、不足之处与困惑 1.课堂时间把握不够好,下课的时候少部分习题没有完成,在操作中浪费了一些时间,备课时还要仔细研究学生,要考虑教学过程的衔接。 2.课堂上还要把学生说的尽量留给学生说,教师只是起到引导作用,学生会做得更好,不能操之过急。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直观感受,意在激活学生经验层面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虽然学生可能并没有深切体会,但仍然显得十分必要。因为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感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相关链接:
|
·语文课件下载
| |||
下载该资料的word文档 (内含完整公式图片)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搜索相关课件』 | ||||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