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小学数学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2015-10-11 手机版


乐山市井研县高滩小学:胡建东 

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解题能力是数学教学活动中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创造性思维是指人们在对事物既有认识的基础上对某个问题进行独创性思维活动。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它包括对数学概念、定理、公式、法则的理解能力,对数学命题、解题思路的分析能力,对证明过程、分析过程的逻辑推理能力,以及对解题方法、解题规律的概括能力。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火花呢?我认为:

一、应让学生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如:我在进行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教学时,首先给学生创造一个情景,让学生自己动脑去探究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案例:

师:这是一个长方形花坛(出示情境图1)。如果要给它围上护栏,根据图上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长方形花坛的周长是多少米。

师:请同学们猜想一下,长方形花坛的周长可能与什么有关系?

经过测量,长方形花坛的长是8米,宽是4米(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出示)

 

师:根据花坛的长和宽,你能求出花坛的周长吗?在练习本上试一试。

学生可能出现:

(1)8+4+8+4=24(米)

(2)8×2=16(米)

4×2=8(米)

16+8=24(米)

(3)(4+8)×2=24(米)

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随时板书,并引导学生说出:

第一种方法:把4条边的长度加起来,可以求出长方形的周长。

第二种方法:长方形的对边相等,8×2求出两个长,4×2求出两个宽,最后合起来就是长方形的周长。

第三种方法:(8+4)是一个长和一个宽的和,还有同样的一个长和宽,共有2个长和宽的和,所以用8+4的和乘2,就是长方形的周长。

师:自我优化,你喜欢那种做法?说说理由。通过以上探究活动,学生比较、归纳出长方形的周长的计算公式是:(长+宽)×2。这样借助图形分析问题,为学生创造主动思考的机会,学生借助图形直观进行比较、分析和想象,展开直观推理,进而洞察数学对象的结构和关系,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感知了公式的形成,加深了对公式的理解。这样一来,教师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并通过对解题过程与方法的再认与反思,形成对方法的本质特点、价值及使用要领的主观认识,把2011版数学新课标的理念贯穿在了教学活动中。

二、应让学生在解决具有开放性和挑战性的问题中,激发创新思维。

案例:一个书包50元,一支钢笔8元,一个布娃娃15元,一个小汽车10元,晓东有100元,刚好可以买哪些东西?这样的数学问题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就具有挑战性,由于题中告诉的信息较多,并且给学生设定了一定台阶,要求学生把100元刚好用完。学生首先就面临选择自己想买那些东西,要买这些东西又需要哪些信息,这样就会引导学生去采集和筛选信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就要组织好学生,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模拟一个购物场景,让学生经历购物过程,在购物活动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的火花,然后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数学问题进行预设,对那些提出的数学问题较难的小组,教师可以把小组内有困难的同学调到提出的问题较容易的小组,这样就面向了全体学生,让全体学生们在活动中合作、探究交流,分别解决自己小组提出的数学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进来。

三、教师应提供交流展示的平台,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敢于创造。

比如以上模拟购物的教学活动,教师在学生各小组活动结束后,交流各自小组买的什么东西,怎样解决的,组织学生谈谈自己的,在小组内展开互评。教师对小组活动开展的好的给予积极评价,让学生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激发更多人的创造性思维,激发更多的人参与探究,交流,从而使数学活动面向了全体学生,这样才能实现“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素养;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以不同的发展”.

总之,要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火花,教师就必须在教学活动中设计开放性和挑战性的问题情景,让学生经历知识的生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有效组织、引导,展开积极评价,让全体学生勇于创造。   
相关链接: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搜索相关课件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