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角 教案教学设计(冀教版二年级下册)

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网数学教案教学设计 2015-06-14 手机版


    南和县福和希望小学   周丹丹

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第三册第30~32页。

教学目标:

1.经历动手操作做角、画角、认识角在常用物品上找角的过程。

2.知道角有1个顶点、2条边,知道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能辨认角,能在物品图片上找到角,并画角。

3.在用小棒拼角、用活动做角、用纸折角等活动中,积累学习经验,激发学生对角的好奇心。

教学方案: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教学预设

一、操作感知

1.师生谈话,引出用小棒拼图形,先讨论“拼”的意思。然后,让学生想一想用4根小棒能拼成一个什么图形?再动手拼,最后交流拼出的图形。

用小棒拼图形是学生喜欢的活动,用4根小棒拼图形是学生熟悉的,先想一想,再动手拼,一方面激发兴趣,另一方面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用小棒拼图形,高兴吗?知道“拼”是什么意思吗?

生:一根接一根的连在一起。

师:想一想,用4根小棒能拼出一个什么样的图形?动手拼一拼,看一看和你想的一样吗?

学生动手拼,然后交流。把正方形展示出来。

如果学生拼出菱形(平行四边形),告诉学生图形的名称。

2. 让学生拿出3根小棒拼成一个图形。并交流拼成了哪些图形,使学生了解3根小棒可以拼成一个三角形。 用3根小棒拼出一个三角形,为认识角生成对此的素材。 师:请同学们用3根小棒,看一看能拼成什么图形?

学生拼完后,全班交流,如果学生拼出开口的图形,如, ,先给予肯定。然后,指导学生把开口拼在一起,成一个三角形,把三角形展示出来。

3.让学生拿出2根小棒拼成一个图形并交流拼成了哪些图形。

在学生操作、讨论、交流的基础上,使学生初步感受用2根小棒拼成的图形都是“开口”的。 师:用4根小棒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用3根小棒可以拼成一个三角形,用2根小棒,你又能拼成什么图形呢?试一试!

学生自由拼图,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拼摆。

师:谁愿意展示自己拼成的图形?

学生在投影或磁力板上摆角,展示4-5名学生拼成的开口方向不同,大小不同角。∧∠∨>┌ ……)

4.比较用4根小棒、3根小棒拼成的图形与2根小棒拼成的图形有什么不同。 在充分感知、比较的基础上初步认识角,有利于学生建立角的表象。 师:请同学们观察用小棒拼出的这些图形,你发现用2根小棒拼成的图形与正方形、三角形有什么不同?

学生可能回答:这样的图形是敞口的;正方形、三角形都是围起来的图形…… 

只要学生的回答意思对,教师就要给予肯定。

5.教师简单小结,同时,告诉学生:2根小棒可以拼成一个角,初步认识角。 师:同学们说得对,正方形、三角形都是用小棒围起来的图形,数学上把这样的图形叫做封闭图形,也就是没有口的图形。(指着学生拼成的各种形状的角)像这样用2根小棒拼成的图形叫做角。

板书课题:角

二、初步认识角

1.让学生观察拼出的角,说一说有什么共同点。

观察、发现图形的共同点,为认识角以及各部分名称做准备。

师:观察用小棒拼出的这些角,你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生:都用2根小棒,都有一个对接的点。

如果学生说出:角有一个顶点、2条边,给予表扬。

2.教师结合小棒拼成的图画角,并介绍角的各部分名称。然后,认识角有1个顶点、2条边。 从具体到抽象,形成清晰的角的表象,建立有关角的空间观念。 师:角的这些特点,我们可以在角的图形上表示出来。这样画:先画出两根小棒拼在一起的点,再从这个点画出两条直的线表示小棒。

教师边讲边画出一个角。

师:在数学上,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从顶点画出的两条直的线叫做角的边。

边讲边在图上标出顶点和边。

师:现在,谁能用角的各部分名称说一说角的共同点。

生:角有一个顶点、2条边。

三、角的大小。

1.师生共同做活动角。

利用活动角做出大小不同的角,生成课程素材。

师:我们初步认识了角,知道角有一个顶点、2条边,角是一个开口的图形。现在,我们用两条硬纸板和一个图钉,做一个活动的角。

师生共同做活动角。

2.转动活动角,形成大小不同的角,并画出这些角,标上角度符号。

转动活动角,再画出大小不同的角,为下面比较角的大小做铺垫。 师:同学们,看老师转动手中的活动角,看一看有什么发现?

生1:老师我发现这个角会动。

生2:我发现转动活动角的一边可以形成许多角,形成的角开口不一样大。

生3:形成角的大小不同……

师:好,请同学们一起跟老师画出几个角。

教师转一个角,照样子画一个角,画出大小不同的角。并在图上画出角度线。

3.让学生指出画的角的各部分名称。 巩固对角的认识。 师:你能指出每个角的顶点和边吗?用手比划一下每个角。

再指名学生到黑板上指一指。

4.先让学生指出画出的角,哪个角大?哪个角小?再讨论: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使学生了解,角的两条边开口越大,角就越大;反之,角就越小。角的大小与角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在充分操作、观察、讨论的过程中,使学生形象直观地体验和了解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角的各部分,知道角是一个开口的图形。那么,你们知道我们画的这些角,哪个大,哪个小吗? 

学生先指出哪个角大哪个角小,再说明理由。使学生了解“角的两边开口越大,角越大,”反之角越小。

师:同学们,现在老师把这个较小角的两条边延长,观察一下,这个角变大了没有?为什么?

生:这个角没有变大,因为两条边延长后,顶点那角度并没变。

师:那么,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和什么没有关系。

生:角的大小与角两边的长短无关,与开口的大小有关。

学生说不出,教师参与讨论得出。

5.用纸折角。让学生用纸折角,指一指角的顶点和边,同桌的同学比一比,谁折的角大。全班交流,展示自己折出的角,并说一说是怎样折的。

在学生折纸、比较、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角的顶点和边,再一次直观认识到角的大小,增强学生对角的感性认识。让学生演示,显示学生个性化的折法,有利于学生学习,同时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 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一张纸,试着用纸折出大小不同的角。试一试!

先让学生独立折角,教师注意指导。如果发现学生独立折角有困难,教师可以先示范,再让学生折。

师:同桌比一比谁折的角大?指出角的顶点和边给同桌看。

师:谁愿意到前边把你们折的角展示给大家?

让学生边展示边指出角的顶点和边。然后比较角的大小。

生1:我折的角大,因为我这个角的开口比他那个角的开口大。

生2;我折的角小,因为我这个角的开口比他那个角的开口小。

可以多请几组同学到前面比较。

四、找生活中的角

提出说一说生活中的哪些物品上有角的问题,鼓励学生回答。如果学生说的角是身边的,可以让学生指一指。

通过找熟悉物品中的角,了解现实生活中处处有角,角就在我们身边,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角,并知道了怎样比较角的大小。谁能说一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哪些物品上有角?

让学生充分交流,不准确的,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可能回答:桌子的面上有角,这是顶点,这是边(边指边说);书的封面上有4个角;红领巾上有3个角;国旗的五角星上有5个角。钟表的时针和分针组成角……如果学生说:桌子上有角,黑板上有角……教师要注意纠正。

五、用工具画角

1.教师先示范画角,边画边告诉学生画角的步骤和方法。

学会画角是数学学习的基本要求,先由教师示范画角,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把画角、角的大小比较等知识整合在一起,进一步认识角,建立有关角的空间观念。

师:同学们已经认识了角,你们想学会怎样画角吗?

教师边讲解边示范画角,学生观察。

2.鼓励学生自己试着画出三个大小不同的角,再交流。 师:同学们,你们能自己试着画出三个大小不同的角吗?试一试。

学生试着画角,然后同桌交流互相评价。

六、课堂练习

1.练一练第1题,同桌边操作折扇边画角,画完后互相交流评价,并说一说哪个角大,哪个角小。

比较角的大小,知道角的大小是由什么决定的。把操作和画角融合在一起。

师:课前每桌都准备了一把纸扇,你们把纸扇慢慢打开,然后根据纸扇打开的程度,画出大小不同的角,边做边画,能行吗?(画完后,同桌互相交流,互相评价。)

2.练一练第2题,提出判断第2题的要求,让学生判断并说明是怎样判断的。 巩固对角的认识。 师:打开书看“练一练”第2题,谁来回答?要说一说是怎样判断的。

生1:第3个图不是,因为这个图中没有角。

生2:这个图是一条线,而且不直。

3.练一练第3题,鼓励学生独立完成,对在一幅画上画出多个角的同学给以激励性评价。 巩固对角的认识。 师:看第3题,在下面物品的图片上找角,并画出来。自己先找一找,看谁找的好!

七、问题讨论

提出“问题讨论”中的问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可先小组讨论一下,再交流,重点说一说第三个图中有没有角,并说出理由。

通过学生的判断方法,了解学生对这节课的掌握情况。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三个图形,图中各有几个角?先在小组内讨论讨论。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下载该资料的word文档
(内含完整公式图片)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搜索相关课件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