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分的认识教学设计 (冀教版二年级下册) |
||||
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网 → 数学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时分的认识教学设计 闫里学区段村学校 闫为敏 教学目标: 1、认识钟面和时间单位时、分,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并学会时间的两种写法;知道1时=60分。 2、引导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教育学生遵守时间,珍惜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 3、让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魁力。 教学重点:正确读、写钟面上的时刻,会认读分针在各个数上的时刻。 教学难点:知道1时=60分,会看分针在各个数上的时刻。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投影仪,实物钟表、钟面模型(同桌两人一个) 练习纸 教学流程 一、复习认识过的钟面,为新知做铺垫 二、创境,激发学习兴趣 (一)、课件出示钟面 1、师:孩子们看看这是什么?(钟)钟是我们生活中常用来表示时间的工具,我们已经认识过几个钟面表示的时间了,那你能很快说出这两个钟面上的时间吗? 2、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二)、出示主题图 1、谈话:你们想参加喜洋洋儿童乐园的活动吗?先看看开始的时间吧。 2、你能读出钟面上的时 3、他读的对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时、分的知识。 (板书课题:时、分的认识) 三、互动交流 1、学生交流,认识钟面 2、师引导学生认识钟面 师:(课件出示钟面)孩子们,关于钟面你还知道些什么呢?跟同桌说一说 生1:钟面上有时针,分针 生2:钟面上有一个一个的小格子,还有大格子,有12个数字 (一)认识大格 师:刚才有孩子说钟面上有12个数字。 师:我们来看看这些数字是怎样排队的呢?最中间的这个12呢,是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的家, 从这里出发从右向左(师生一起数数) 师:孩子们,像12和1两个数字中间这么长的一段距离,我们就把它叫做一个大格。你能用手像老师这样指一指钟面上的一个大格吗? 师:钟面上有多少个这样的大格呢?从哪里开始数? 师:孩子们,钟面上有12个数字也刚好 有12个大格,我们可以看到每个数字刚好对应每个大格上的点。(课件演示) 师:从12开始,第一个大格刚好对着1,第二个大格刚好对着2,那么如果分针或时针 从12出发走到6,是经过了几大格呢?走到9呢? (二)认识小格 师:刚才还有孩子说钟面上有小格,你 能指一指这些小格子在哪里吗? 师:在钟面上,像这样每两个点之间的这一小段距离,就是一小格。你们能数出有多少个小格吗?怎样准确的数出来呢? 生:从12开始一格一格的指着数。(60个小格) 师:刚才你是怎么数的? 生:5个5个地数 师:来数给我们看看。这样数是不是更快更准确呢! (孩子们真能干,经过你们的细心观察对钟面又有了新的认识,下面请你们擦亮眼睛再仔细看) (三)认识1分(用实物钟演示) 师:孩子们,你们看,当分针从12出发先是走过1小格,就是经过了几分呢?(1分)(抽生说一说)(分针走过一个小格就是1分) 师:分针还在不停的走,走过了2小格,就是经过了几分?(2分)继续走,走过了3小格,经过了4小格,走过了5小格,就是过了几分?(5分)5个小格也刚好是一个大格。那么分针走过一个大格也就是5分。(抽生说) 师:那么分针经过2个大格是几分?3个大格?6个大格?9个大格?12个大格? (四)认识1时,1时=60分 师:知道是几时吗?(2时)仔细观察接下来时针、分针又什么变化?(课件演示) 生:分针刚好走1圈,时针走一大格。 师:时针走一大格,分针刚好走一圈,也就是1时=60分 生:读一读 师:我们再看看时针分针的这个变化 (五)完成填一填 师:好了,孩子们,刚才我们认识了钟面上的这么多知识,你都记住了吗?考考你们,你能很快完成填一填吗? 全班交流 你们既然掌握了这么多关于钟面的知识,那老师要拿个钟来考考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六)读钟面上的时间用实物钟演示 1、请生读出钟面上的时间(9时)。时间还在不停的流逝,分针从12出发滴答滴答地走到 了这(9时08分)你能读出现在的时间吗?你是怎样观察的呢?(师继续用实物钟演示出下面的时间,请学生读出时间) 2、师:我们刚才是怎样认识钟面上的时间的呢? 3、师:钟面上时间除了这样表示,还可以这样表示,你知道吗?认识用电子钟面表示时间 的方法。 4、重点认识第二个钟面。 师:怎样用电子钟面表示呢?(因为不够10分,所以在写分的时候十位用0表示) 5、剩下的你能自己写出来吗? 6、集体交流 7、你们现在能很快读出刚开始的这个钟面上的时间了吗?(课件出示,开始闯关) 五、拓展测评 1、连一连,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 2、读一读,学生读写出钟面上的 时间,全班交流。 3、拨一拨,学生在钟面上拨出规定的时间。 4、游戏:我拨你说 六、课堂小结 孩子们,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收获呢? 相关链接:教学设计 冀教版二年级教学设计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搜索相关课件』 | ||||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