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和面积单位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
||||
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网 → 数学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面积和面积单位》是课程标准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70至74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 2、在解决问题中的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初步理解面积单位的建立规则。 3、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在活动中获得关于它们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 4、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能力,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教学难点:1、学生建立面积单位的概念,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2、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四、教具、学具: 教具: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纸片,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教具。 学具:两生一份面积相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纸片若干,平方厘米、平方分米的学具。 五、教学过程: (一)营造宽松环境,理解归纳面积概念 1、“比手掌”游戏,学生初步感知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 2、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进一步感知和理解物体表面大小的含义。 3、学生回顾所学过的平面图形,感知平面图形的大小,并理解封闭图形的含义。 4、面积概念的教学。 (1)面积的概念。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面积。 (3)练习。 (二)操作研讨,了解面积单位的产生 1、出示两个大小不同,但面积很接近的长方形。 学生经过观察无法比较,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怎么办? 2、通过学生的操作活动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同时提出活动要求。 3、学生操作。 4、汇报。 5、小结。 (三)自学课本,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1、自学第73—74页的内容,同时提出自学要求。 2、检查自学情况。 (1)、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常用的面积单位? (2)、建立平方厘米的表象。 ①从学具袋中找出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②学生说一说: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 ③在身边找一找,哪些物体的面大约是1平方厘米? ④练习。 (3)、建立平方分米的表象。 ①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有多大?从学具袋中找出来。 ②和同桌说一说: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 ③想一想,1平方分米有多大?再用手比划比划。 ④在周围找找,有哪些物体的大小是1平方分米? ⑤估数学书的封面面积,再量一量。 (4)、建立1平方米的表象 ①1平方米究竟有多大,先想想,再观察。 ②说一说: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③1平方米的地面上能站多少个同学?猜一猜,再试一试。 (四)谈体会。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巩固练习。 (六)全课总结。 相关链接: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教学设计
|
||||
![]() (内含完整公式图片) | ||||
『![]() ![]() | ||||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