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
||||
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网 → 数学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4~46页例1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1、在认识几个几的基础上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 2、认识乘号,会写、会读乘法算式。 3、感受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能把相同加数连加改写成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的含义。 教具准备: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出示小棒)师:同学们请看,这是什么? 生:小棒。 师:这小棒在一年级时我们用来算数,今天啊,一些心灵手巧的小朋友用小棒摆成了美丽的图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课件出示) 师生共同观察分析每个图形。 师:我们来看一下,摆一把小伞要几根小棒?这一组小伞要多少根小棒?用加法算式怎样表示? 出示问题,引出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总结加法算式特点:每个加法算式的加数相同。 二、设置矛盾,引出乘法。 1、教师选择算式3+3+3+3+3+3=18,这是几个3相加?(板书6个3相加) 2、师:谁能把这个算式写得更短些?(如果学生有预习就有可能会说用乘法比较简便,如果学生不知道,就只有老师加以引导。) 师可以引导说:像这样几个相同的加数相加的加法算式,还可以用乘法表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乘法。板书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 3、师:6个3相加用乘法表示是6×3=18,板书 6×3=18 4、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 师:6×3,6从哪里来,3从哪里来?表示什么?重点说明3是加法算式中的相同加数,6是相同加数的个数。 5、认识×号及读写法。 师:这是乘号, (出示+号、-号、×号) 师:×号和+号、-号一样都是运算符号,×号和哪个符号很像?生:+号。 师:对,因为乘法和加法有密切的联系,乘法就表示几个几连加。17世纪的数学家欧德莱把+号一斜(演示)就变成了×号。写乘号时先写左斜线,再写右斜线。(课件演示,学生竖空) 6、乘法算式的读写。 师:这个算式怎样读?乘法算式的读写都是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号只要读一个乘字,板书:读作:6乘3. 7、比较加法算式6+3和乘法算式6×3,加深理解乘法的意义。 师:6个3相加,用6+3表示可以吗?(不可以)为什么?引导学生理解6+3表示6和3的和,而6×3才表示6个3相加。 7、师:表示6个3相加除了可以写成6×3,还可以交换乘号前后的数的位置,写成3×6,(板书)读作3乘6。 8、小练习乘法算式的读法。(课件出示“读一读”) 9、你能把些加法算式改成乘法算式吗?(课件出示)。 10、比较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你认为哪种表示方法更简便?你更喜欢哪种?你认为怎样的加法算式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 小结:只有像这样,几个相同的数相加才能直接用一个乘法算式表示。而且用乘法更简便。 三、多样练习,巩固新知。 1、生活中的乘法问题。 师:生活中有很多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来,让我们一起走进游乐场。(播放课件) 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的数量关系,指名说出每个数学问题的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2、小小设计师。(课件出示) 师:我们学了这么多乘法算式,你能不能用你喜欢的图形来表示这些乘法算式吧。引导学生思考,5×2可以表示几个几?先在本子上画,学生汇报。(3×4可以指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本子上画图表示。) 3、拓展练习,寻找古诗中的乘法算式。(课件出示古诗) 师:《赠刘景文》这首古诗你们学过吧?来,我们来朗诵一遍,其实,我们古诗里面也蕴藏着乘法算式,我们一起来找找吧。 四、总结课堂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新知识? 板书设计: 乘法的初步认识 + 3+3+3+3+3+3=18 6个3相加 - 6×3=18 读作:6乘3等于18 3×6=18 读作:3乘6等于18 乘号 相关链接: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教学设计
|
·语文课件下载
| |||
![]() (内含完整公式图片) | ||||
『![]() ![]() | ||||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