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有效地组织小组合作活动——《统计与可能性》教学案例与反思 (苏教国标版二年级下册)

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案例 手机版


 案例一:摸球实验

1、猜一猜

师:懒羊羊带了三个红球过来了,他想问问你们:如果从这个袋子里任意摸一个球,摸到的会是什么球?(一定是红球)

师:美羊羊也带了三个黄球过来,如果从美羊羊的这个袋子里任意摸一个球,摸到的会是什么球呢?(一定是黄球)

师:沸羊羊也拎了一袋球来凑热闹了,他的这个袋子里有哪些球啊?(3个红球3个黄球)如果从沸羊羊的这个袋子里任意摸一个球,摸到的可能是什么球?(可能是红球也可能是黄球)

猜一猜:任意摸40次,是摸到白球的次数多,还是摸到黄球的次数多?

学生自由猜测,指名汇报,相机板书。

2、小组实验

规则:从袋子中,每次摸一个球,再放回口袋,像这样一共摸40次

分工及试验要求:

(1)监督员,为了实验的公正性,使实验达到最佳效果,每小组先选派一名监督员,监督员的工作是蒙住摸球同学的眼睛.

(2)搅拌员,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每小组从剩下的三个成员里再选出一名搅拌员,专门负责拿袋子,并在每一次摸球之前务必把球搅拌均匀

(3)摸球员,为了使实验顺利进行,每小组从剩下的两名成员中选择一名莫球员,专门负责摸球,摸球的同学必须自觉把眼睛蒙上,摸完一次等记录员记录好之后才能摸下一个球

(4)记录员,每小组剩下的一名成员作为记录员,专门负责用画正的方法及时记录每次摸球的结果,并要统计好摸球的次数,不能超过40,也不能少于40

3、数据验证

将各小组统计表分类贴在黑板上,观察每小组数据。

提问:统计的结果和你的估计一样吗?通过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指出:从这样的袋子里任意摸若干次球,有的小组摸到的红球次数略多,有的小组摸到的黄球次数略多,还有的小组摸到两种球的次数恰好一样多,所以综合起来看,我们就可以理解为摸到红球的次数与黄球的次数差不多。

提问:大家想一想,为什么摸到红球的次数会与黄球的次数差不多呢?

小结:因为袋子里红球与黄球的个数相等,所以从这个袋子里任意摸若干次球,摸到红球球的次数通常会与黄球差不多。

案例二:抛正方体实验

课件出示懒羊羊说的话:我为大家做了一个小正方体,每个小正方体上都有两个懒羊羊,两个喜羊羊还有两个美羊羊,我们一起来抛一抛吧

猜一猜:把这个小正方体抛30次,喜羊羊、懒羊羊和美羊羊朝上的次数会怎样呢?

组织实验。

小组活动,收集并整理数据,比较分析数据,验证自己的猜测。

各小组汇报统计结果,提问:仔细观察统计表,统计的结果与你在活动前的估计一样吗?为什么会这样?

明确:虽然有时候喜羊羊朝上的次数多一点,有时候懒羊羊朝上的次数多一点,有时候美羊羊朝上的次数多一点,但是他们朝上的次数都差不多。

反思:

《统计与可能性》是苏教版第五册第90--91页的内容,主要是通过学生经历实验的具体过程,体验到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并且能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鉴于小学生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对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需要有直接经验和清晰直观的感受为支撑,为此,我在设计教案时比较注重让学生在摸球,抛正方体,放球的过程中,亲身经历并具体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相等。在本节课中我设计了三个环节:1.通过摸球游戏来获得结论,验证猜测;2.用抛正方体的游戏来再次验证结论;3.利用结论解决装球问题.。整节课都是围绕着这三个环节的不同活动进行的,也就不可避免的需要小组合作了。

就如何组织好小组合作活动,让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有收获,有感悟,我进行了一番思考:以前我在课堂上也组织过小组活动,采用合作交流的形式进行教学,可是表面看起来热热闹闹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呢?经过观察我发现有这么几种问题:1.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被奉若明珠,以自我为中心,自私心理十分严重。当老师要求他们相互合作时,他们只图好玩,却不肯为小组做一点“贡献”,由此导致他们不愿意合作;2.还有的同学想合作却插不上手,本该合作的部分都被能力强的同学包办了,能力弱一点的只能沦为旁观者了;3.老师合作要求不明确,学生不知如何下手,于是各自玩各自的,不会合作。

针对以上问题本节课中我设计了几个切实可行的办法: 

首先:关注全体,激起每个同学合作的欲望。

在设计活动的时候,要考虑到每个学生,要让每个学生都有事情做,让他感觉到自己是参与者,不是旁观者!要让学生感到小组合作的时候少了自己就合作不起来,当他们小组成功的时候有自己的努力在里面,让学生产生成就感,促使他积极地参与到合作过程中来。如:在摸球实验中,可以安排一名同学专门负责搅拌球,把红球和黄球搅拌均匀,一名同学专门负责记录,一名同学专门负责摸球,一名同学专门负责监督。在活动过程中,使每一名成员各司其职。但是在试教的时候发现,大家都争着摸球,很少有学生愿意做记录或者搅拌球。对于这种现象,我想了一个办法,即在活动前先强调每项工作的重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自己的工作在合作过程中都很关键,缺一不可,使学生有一种被重用的感觉,从而产生责任感,从而达到实验的最佳效果。

其次:充分发挥小组优势,在交流中感悟。

把提出的问题放在小组内进行解决,不仅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也培养了学生的主体创造能力,这样真正把学习的权利交给了学生。比如这节课, 要让学生感受到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相等,在例题教学即摸球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只关注到学生的实验是否都有序完成,忽视了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对于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解释是由老师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的,从学生当时的反馈情况就不难看出学生并不是非常理解的。当时我就意识到应当充分发挥小组的优势,让这个结论在小组的交流中感悟出来,这样学生或许就不会难以理解了。于是在第二个环节也就是抛正方体的过程中,我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进行实验,让学生重新理解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相等的,并去验证这一结论的正确性。在实验结束后,小组成员通过对数据的比较分析,对这一结论有了深刻的认识,自己总结出当数量相等的时候,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第三:适时提出明确要求。

要求明确是活动顺利开展下去的前提,而且在什么时候明确要求也很重要。起初设计教案的时候,我是先明确要求,再分工。结果在试教的时候,当同学们协商分好角色的时候,要求早就忘了,整个局面混乱不堪,于是乎我又开始重新讲解要求,这才控制住局面,但是浪费了很多时间。经过反复思考之后决定:先分工再提要求!事实证明这样是正确有效的,如此安排之下,他们选择了和自己密切相关的,有用的信息,而把和自己无关的要求忽略掉,很清楚的记住了自己要做的事情,从而保证了实验的效果。

第四:教师运用评价引导合作。

在试教本节课的第一个实验中,我因为没有正确运用评价而导致记录缺乏准确性。在摸球40次的活动中,盲目地以小组活动速度的快慢来进行评价,误导了学生以快为目的,结果6组记录中有4组出现错误,使得记录缺乏科学性准确性。由此可见,根据不同的活动目的做出正确地评价对合作有着引导作用。

总之,试验活动是学生的直观感受,合理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但是要使活动开展的富有成效,我们还需要在各方面做精心的组织.那如何切实有效的开展小组合作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探索的空间.将是我继续思考的问题。

 
相关链接: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下载该资料的word文档
(内含完整公式图片)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搜索相关课件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