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暗示静听花开——谈数学课堂上的心理暗示运用

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摘要】一个看似平凡的小故事,让我豁然发现心理暗示是一种美妙的方法,课堂上我巧妙地运用心理暗示,它竟然常常带给我意想不到的惊喜,让我收获学生的自信、自强,提升课堂效率。通过在实践中的摸索与积累,我渐渐地发现了运用心理暗示的艺术性和策略,虽然这些不能让我们的教学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它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能,终究会让老师感受到静听花开的神奇。

【关键词】心理暗示   潜意识    艺术性    策略          



【正文】当孩子们背着沉重的书包,丢失了嬉戏玩耍的时间,奔波于五花八门的补习班时,作为教师的我们,多么渴望打造轻松高效的课堂,借以还给孩子们色彩斑斓的童年。

带着这种思考,我在实践中摸索、尝试,豁然发现心理暗示是一种美妙的方法,我用它浸润了孩子们的心田,用阳光、自信、无畏滋养着他们心灵的沃土,然后默默守护,静听花开。

   带给我灵感的是英国作家索利恩所著的心理小说《新鲜空气》中讲述的一个小故事:

  主人公威尔逊喜欢新鲜空气的程度,无人能及。一年冬天,他到芬兰的一家高级旅馆住宿。那年冬天奇冷,因而窗子都关得严严实实的,以防寒流袭击。尽管房间里舒服无比,但威尔逊一想到新鲜的空气一丝都透不进来时,他非常苦恼,辗转难眠。到了最后,他实在无法忍受,便捡起一只皮鞋朝一块玻璃样的东西砸去,听到了玻璃碎裂的声音后,他才安然进入梦乡。第二天醒来,展现在他眼前的是完好如初的窗子和墙上破碎的镜框。索利恩的这篇小说涉及了一个重要的心理学概念――暗示。

   受这个小故事的启发,课堂上我巧妙地运用心理暗示,没想到它竟然常常带给我意想不到的惊喜。在教育领域运用心理学是教育工作者深谙的常理,但运用不当也会适得其反。通过在实践中的摸索与积累,我渐渐地发现了运用心理暗示的艺术性和策略,这对提高我的数学教学效率起到了极大地促进作用。具体描述如下:

    一、心里暗示的艺术性

    心理暗示,是指人接受外界或他人的愿望、观念、情绪、判断、态度影响的心理特点。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心理现象。它是人或环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中接受这种信息,从而做出相应的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把它应用于教学中要讲究艺术性,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应。

1、创设氛围。

数学是一门比较枯燥、单调的学科,教师要努力营造趣味性、生活化的氛围,借助情境、活动、游戏,通过非理性直觉,直接诉诸于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积极的氛围中接受教育,促进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倾向。

例如:教学《平均数》,我结合刚刚进行完的跳绳比赛,让学生想办法比较人数不等的两个小组,哪一组的成绩好。绝大多数学生都想到了要计算平均数,新的知识点在学生自主思考、精心计算中水到渠成的生成。教学《倒数》时,一副“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的对联引入新课,在学生比较、沟通成为倒数的两个数与这副对联结构的相似之处时,倒数的概念已悄悄植入脑中。

在这样的氛围中,教师给学生传递的心理暗示是:数学是一门有趣的、好玩的学科,它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潜意识中学生上数学课就会以一种愉快、轻松的心情参与其中。现在我们常常听到更多的声音是呼吁数学课要上出数学味来,反对过多的情景铺设。其实二者并不矛盾,关键是看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艺术。恰当的情境创设对于小学生学数学来说是从心里到情感的激发,让他们意识到学好数学才能走进生活,数学与生活是水乳交融的。

2、含蓄委婉。

   暗示,顾名思义,要用含蓄的语言或示意的举动使人领会、接受。它应当是潜移默化地让学生不知不觉中接受某种观念,使情绪、态度、意志发生改变。暗示愈含蓄、愈委婉效果愈好。

学习成绩不佳,学习习惯不好,其他同学看不起,连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学生,你对他说你只要认真听讲、成绩就会提高,他会听吗?遇到个性强的学生,看都不会看你一眼,权当耳边风。这个时候,找到合适的时机运用心理暗示收到的是完全不一样的效果。

     在我们班有一个成绩很差的学生,很多老师都把他列入不及格的“黑名单中”。我接班以后就用心观察,发现他是个玩心很重,缺乏抑制力和自信心的孩子,但他对事物的接受能力还是不错的。两个星期之内,我没有主动的接近他,让他觉得在老师的眼中,他和别的孩子没有什么区别,排除他对我的设防。然后我开始伺机而动。一次周末作业,在家教地指导下他全都做对了(事先我已经和他的家教取得了沟通),我有意让他帮助老师发放作业纸,并漫不经心地对他说:“你的作业有点草,字迹要工整些。”他急迫地对我说:“这次作业我全都做对了。”我随意地说了句:“你本来就应当全做对,班上全做对的人也不少啊!”(暗示他,他有能力全做对,老师眼中他和其他全做对的同学是一样的)他张口想说什么又咽了回去。发完了作业以后,他有意地绕到我的身边对我说:“老师,这次作业太简单了。”我笑了笑说:“难者不会,会者不难。你认为不难说明你都会了。”(纯粹是善意的谎言,但传递给他的暗示是只要你学会了,题目就会变得简单)他咧开嘴,笑着从我身边跑开了。

这一次看似简单的谈话,让他的眼中有了笑容。他确定在我这,他不是个别生,他和其他同学一样有尊严。尊严会让人产生动力,赢得自信,同时也拉近了我和他的距离。

第一次单元考试,他的成绩并不理想,但他已经在努力了。我没有表扬他,其实这个时候的表扬是廉价的,还会给他传递一种消极的心理暗示:你能达到现在的水平已经不错了。订正试卷时,我悄悄地问他:“你满意这个成绩吗?”他摇了摇头。我在他耳边说:“我也不满意,你不应该只得这些分。凭你的智力水平这是最低底线。”(暗示他,他有能力取得更好的成绩)他点了点头,神情十分凝重。我的暗示已经悄悄地植入到他的潜意识中,再来几次“有心插柳”,一定会“柳成荫”。

对于这些中差生来说,鼓励与表扬是必要的,批评与帮助也是必要的,但务必找准时机,好似大雪无痕却润物无声。比如,当他们听课认真时,你可以说:“你的眼神告诉我你听懂了,你愿意再说一遍吗?”当他们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时,你可以对他说:“这才是真正的你。”当他状态不佳时,你对他说:“一般的人调整好自己的状态要两天,你能告诉老师你什么时候会调整好吗?”“老师相信你。”通过类似的方式,让学生由“他暗示”转变为“自我暗示”,由“消极暗示”转变为“积极暗示”。心态的改变,会让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积极性、学习习惯发生质的改变,学习成绩无需置疑也会随之发生改变。



二、心理暗示的策略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斯说:“无论什么见解、计划、目的,只要以强烈的信念和期待进行多次反复地思考,那它必然会置于潜意识中,成为积极行动的源泉。”对于数学老师来说,要把自己的期待置于学生的潜意识中,也有着本学科的特点:理性、简洁、深入、反复。与之相辅相成,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来达成目标。

1、言语暗示。

言语是老师与学生交流的主要方式,也是心理暗示的主渠道。温暖、和煦、友爱、鼓励的话语,会让学生如沐春风,身心愉悦。带给学生的心理暗示是老师是一个亲切的人,他喜欢我、相信我,可以成为我的朋友。与学生的言语交流要避免训斥、挖苦、否定,这就避免了带给学生消极的心理暗示。很多教师有过这样的经历,自己无意中的一句话改变了学生的一生,其实这就是心理暗示的影响力,它真的很神奇。

我每天总是对学生说“你行!”“你可以!”“你一定能做到!”有时还故作神秘的在中差生的耳边对他说:“你已经超过××了。”学生们也都很自信,即使有错误我也不批评,而是对他说:“你不是不会,就是……”学生总是笑盈盈地接受我的暗示,我不渴望学生会有立竿见影的转变,但我在他的心中种上一粒自信的种子,他会差到哪里呢?

我曾对我的两个学生做过这样的小实验:难易程度中等的两张试卷,一张发给优秀生,告诉他试卷很难,让他小心应对;另一张发给成绩中下的学生,告诉他试卷很简单,他一定会的。结果优秀生不相信题目如此简单,把它想的很复杂,许多题目解答得莫名其妙;成绩中下的学生受老师心理暗示的影响,竟然超水平发挥。由此可见,老师的言语艺术已经步入了心理暗示领域,而且影响力非同一般,具有了很强的权威性。

2、眼神暗示。

眼睛是人心灵的窗口,也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暗示的主要方式。我们常常有这样的体会:学生发言时很胆怯,你笑眯眯地看着他,他就会读懂你的鼓励与期待,变得自信;如果学生上课时在搞小动作,你严厉的眼神看过去,他会立刻坐端正。其实,这就是通过眼神传递给学生的心理暗示。

眼神的暗示很微妙,教师要懂得用眼神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要提升教学效率必须用好每一分钟,不能把它浪费在组织教学,不停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等方面,否则学生也会认为你是一个唠叨的老师。这个时候,你的眼神就是你的助手,帮助你传递表扬、鼓励、制止、期待等信号。善用眼神暗示的老师会经常创设“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独立思考。这同时也在告诫老师,千万不要带着不良情绪去上课,你的眼睛会随时泄露你内心的秘密,带给学生不良的心理暗示。

3、行为暗示。

一个优秀的教师举手投足之间都是语言。数学课上,一个手势可以暗示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一个温柔的抚摸可以传递教师的温情;一个微笑可以透露出教师对他的欣赏与赞叹;学生开小差时,老师向他悄悄地走去,他会立刻惊醒;学生百思不得其解时,你轻点关键处,他会恍然大悟。这是教师行为暗示的魅力。

教师的行为暗示有时更具亲和力,同时也更需要教师的智慧。有时需要教师有意识地设计自己的行为暗示,才能慢慢养成习惯,自觉地把它应用于教学之中。付出才有收获,别有用心的举止会为教师赢得学生的钦佩、理解、友爱……

我们在展示行为暗示积极的一面时,更要杜绝它带给学生的负面影响。有些老师见学生作业一塌糊涂,回答问题张冠李戴,考试乱写一通时,气愤不已,有时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常常摔书摔本,对学生推推搡搡。这时学生给自己的心理暗示是:我很笨,我不可救药,老师厌恶我,数学是一门令人讨厌的学科……, 一旦这种暗示置于学生的潜意识中是很难根除的。所以教师必须意识到行为暗示带给学生的影响,从而谨言慎行。努力发挥它的积极作用,克服它的负作用。

4、符号暗示

数学学科是一门用符号语言表述的学科。数学教师也可把这种符号语言应用到心理暗示中来,让它成为你和学生交流的密码。破解密码的只有你和你的学生,这是一件多么有趣的事。符号暗示首先传递给学生的暗示是:我和老师有着特别的关系,用特别的方式做着特别的事情。

我有一个很内向的学生,对知识的感悟力很差,学什么知识都要比别人慢半拍,但她很上进,也很努力。我能给她补习的时间很有限,可每一次浪费在了解她哪不会的时间就要占去一半。于是,我和她约定好,每次做作业时用不同的符号表示她会做、不会做、不肯定、自己做的、父母帮助完成的……。这样我看了她的作业就了解了情况,随时可以给她些指导、点拨。这些只有我们俩看得懂的符号既保全了她的面子,又节省了我们沟通的时间,岂不是一举两得。

孩子如花,心理暗示如雨。我在教学实践中默默守候,相信学生只要自信、自强,内心充满渴望与阳光,他们就会获得水滴石穿、小草破土而出的力量,作为数学教师的我就会享受到静听花开的快乐。





【参考文献】英国作家索利恩所著的心理小说《新鲜空气》

库埃《心理暗示术》 
相关链接: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下载该资料的word文档
(内含完整公式图片)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搜索相关课件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