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一比(平均数的认识) 教学教案设计(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 |
||||
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网 → 数学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江山市解放路小学 毛海波 一、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认识平均数,体会平均数的必要性。 2、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表,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具体的情境中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并能根据情况进行合理推测。 二、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三、教学难点: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并通过进一步的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体验产生平均数的必要性。 同学们平时喜欢打球吗?前些天,二(3)班有5名男生,4名女生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投篮比赛。说到比赛,你们最想知道什么? 我们一起来看看比赛情况。 出示两幅统计图:这是男生队和女生队每个人在相同时间内投中球情况统计图。(0表示投中一个) A、观察统计图,根据比赛情况,你认为哪队的投球水平高一些?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讨论 比总数——每队总人数不相同,不公平 比最多的——个人水平,不是整队水平 B、到底怎样比才公平地体现两队的实力(投球水平)呢? (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球)——实际就是每队队员投球的平均数 揭题板书—— 认识平均数 2、认识平均数 刚才同学们经过讨论,一致认为算出每队队员的投球平均数,能帮我们评判输赢。那怎样才能求出两队投球的平均数呢? A、同桌合作完成 a、利用手中的作业纸,不用箭头在图上移一移,也可以动笔算一算,求出两队的平均数。b 、再比一比,哪队赢了? B、反馈:哪队赢了?你是用什么方法研究出来的? a 、移一移,学生板演,其他生观察:在移的过程中,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每人投球个数变了 每队的总个数不变 (每队内部的个数调整,不影响整个队的实力) 像这种在总个数不变的情况下,把个数多的移给个数少的,使每人投球个数相同的方法叫:移多补少 刚才同学们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出了男生队投球的平均数是5,女生队投球的平均数是6,从而认为女生队投球的实力比男生队强一些。 还有别的方法吗? C、算一算,(7+3+5+9)/4=6(个) (4+7+5+4+5)/5=5(个) (1)、算式中的数都表示什么意思? (2)、比较平均数,谁赢了? 比较两种方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小结:当数字比较小又接近的时候我们用移多补少更简便, 当数字比较大而复杂的时候我们用计算的方法更为简单。 3、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刚才在评判了两队的输赢碰到困难时,是谁帮助我们进行公正地评判的?那平均数到底是个怎样的数呢?想不想更进一步地了解它呢? (1)、仔细观察女生队每人的投球数,和平均数相比,你发现了什么? 有的比5大――可能相等或不相等 有的比5小―― (2)、同样都是“5”,它们所表示的意义相同吗? 是个体的投球水平 是整个队的总体投球水 4、其实,我们身边也有许多平均数,你能举个例子吗? 五、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应用平均数 1、是的,正是由于平均数能体现整体状况,在生活中的作用还不少呢。前不久,学校想了解三年级同学的身高状况,该怎么办? 昨天、我从咱们班第一横排中选5个同学,了解了他们的身高,一起来看看吧。 (1)、出示身高计表 同学 1 2 3 4 5 身高cm 131 136 134 132 137 (2)、估计:他们的平均身高大约是多少?你是怎么估算的? 145cm、130cm可以吗? 最小数<平均数<最大数 (3)、算一算他们的平均身高(计算方法) 平均数134cm和表格中的134cm有什么不同?(5个人的整体的身高状况、3号个人的实际身高) (4)、根据第一排同学的身高,请你推测一下咱们班同学的平均身高,并说说你的依据是什么? (5)、看来推测的结果是否准确和我们选取哪5名同学有很大关系,如果按现在的座位(8排8 列),还是选5名同学,你准备怎么选? 小结:看来平均数的作用真大,它不仅让我们了解了一个小整体的状况,还能根据小整体的状况推测出大整体的状况。 2、小熊商店 (1)、出示统计图,你知道了什么? (2)、求出前三周的平均数 (3)、预测一下第四周进几箱? 六、拓展 淘气身高1.3米,不会游泳,到平均水深0.8米的小河洗澡,有危险吗? 七、小结 这堂课你学得开心吗?有什么收获吗? 相关链接: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四年级教学设计
|
||||
『![]() ![]() | ||||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