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的意义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第十二册) |
||||
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网 → 数学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8~39页的例1、例2,“试一试” “练一练”和练习九的第1、2 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按一定比把 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 2、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例放大或缩小。 教学难点: 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初步体会图 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情境演示:呈现例1图片在电脑上拖动鼠标并把长方形图片放大的情境。 师:把放大前后的两幅画相比,你能发现什么? 揭示课题: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原来相比,其中变化有什么规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 容。(板书课题: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二、探索新知 教学例1 1、认识图形的放大 分析题意: 出示例1中两幅图片长和宽的数据。 图1长是 8 厘米、宽是 5厘米。图2长是16厘米、宽是10厘米 数据比较:两幅图的长有什么关系?宽呢? 把图形的每条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就是把图形按2:1的比放大。 刚才我们在电脑上操作时,把原来的一幅长方形按怎样的比放大了? 2、认识图形的缩小。 我们能把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先独立思考这样才能把一个图形按一定比缩小。 尝试练习: 把第一幅图按1:2的比缩小,缩小后的长和宽应是原来的几分之几?各是多少厘米? 教学例2 1、出示例2 引导尝试:如果要把第一幅图按3:1放大是什么意思?放大后的长、宽各是原来的几倍?各应画几格?再按1:2的比缩小,缩小后的长与宽各应是原来的几分之几?各是多少厘米? 2、探索规律:放大和缩小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你有什么发现? 3、教学“试一试” 量一量,斜边的长也是原来的2倍吗?你发现什么?学生交流 三、练习提高 做“练一练”。 做练习九第1、2题。 第1题要引导学生具体分析相关图形边的长度,并完成填空,再组织交流。 四、总结评价 放大和缩小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有什么关系?你还有什么疑问? 交流 五、作业 完成《练习与测试》 相关作业 板书设计 比例的意义 比例的意义 教学内容:教科书40页的例3,“练一练”和练习九的第3~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 2、能根据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3、引导学生在观察、比较和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分析、概括能力,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教学难点: 理解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关于比的知识你还了解哪些? (初步了解学生的比的知识的一些基本情况) 2、化简比:12:4 8:18 3、求下面比的比值: 12:4 8:18 5.4:0.9 4.4:4 二、新授 教学例3 (1)观察、分析: 呈现放大请后的两张长方形照片及相关的数据。图2是图1放大后得到的。 师:你能分别写出每张照片长和宽的比吗? (2)比较、发现: 比较写出的两个比,说说这两个比有什么关系? 师:你是怎样发现的? (适当引导学生分别求出写出的比的比值,或把它们分别化成最简比) (3)明确概念: 这两个比相等,把比值相等的两个比用等号连起来,写成一种新的式子,如: 6.4:4=9.6:6 6.4/4=9.6/6 揭示:像这样的式子就叫做比例。 (4)尝试练习: 你能写出两张照片长与宽的比。 思考:长与宽的比也能组成比例吗?为什么? (5)自主创造:你能写出一个比例吗?小组能尝试说明为什么能组成比例。 (5)明晰方法: 你能根据以上的理解,再写出两个比,并将它们组成比例吗?说出为什么能组成比例。 三、巩固 1、做练一练 读题分析、说明理由 2、做练习九第3、4题。 3、做练习九第7题: 弄懂什么是“相对应的两个量的比”。 四、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你理解比例的哪些有关知识?能和同学做个交流吗? 学生交流 五、作业 完成《练习与测试》 相关作业 板书设计 比例的意义 相关链接: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教学设计
|
·语文课件下载
| |||
下载该资料的word文档 (内含完整公式图片)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搜索相关课件』 | ||||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