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的运算(第3课时)四则混合运算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第十二册) |
||||
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网 → 数学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12册89页“整理与反思”与“练习与实践”1-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能正确地进行分数四则运算。 2、使学生能正确地进行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并能灵活地选择合理的方法使计算简便,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计算、自觉验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算理 教学难点: 运算率的具体应用 设计理念: 以抢答的练习形式,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热情。教学过程中通过同桌相互合作,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并有效地培养了合作学习的意识及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学生对运算意义和运算率的理解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整理与反思 1、口算 6- = ÷5= 2.8+72= 84.3+15.7×0= 28×0.25= 3.25+1.75= 3÷ = 1÷0.1%= 1÷ - ÷1= 1.75+ +8.25= 2、说说下面式子的运算顺序 1842+56-453 ×45 ÷45 [( + )× ]÷ 总结整数、小数和分数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 归纳:先乘除后加减,同一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计算,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 3、完成“练习与实践”的第1题 (1)学生说说每题的运算顺序 (2)分组练习 4、复习运算定律。 (1)填写书89页的表格 (2)还有哪些运算性质或运算规律?举例说明。 板书:用字母表示: A-B-C=A-(B+C) A÷B÷C=A÷(B×C)(B、C不为0) A÷B=(A÷C)÷(A÷C)(B、C不为0) 5、用简便方法计算 4×0.27×25 3.8×99+3.8 560÷16÷5 (8+49 )÷4 25 +37 +35 +47 716 ×9-716 ×7 (1)学生独立完成 (2)每题你运用的是什么运算性质或运算定律? 学生抢答 分题说运算顺序 交流结果。 集体交流订正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同桌互说后交流 二、练习与实践 1、完成“练习与实践”的第3题 说说每题怎样算比较简便? 总结:根据题目中数的特点,灵活选用合理的方法。 2、列式解答 (1)、一个数比它的14 多43 ,求这个数是多少? (2)、20的34 加上25 除 15 的商,和是多少? 3、完成“练习与实践”的第4题 说说题中的主要数量关系 每页的行数×每行的字数=每页的字数 4、完成“练习与实践”的第5题 (1)让学生标出行走的路线,再列式计算 (2)谁先超过中点?说明在相同时间里,路程的多少与什么有关系? 个别学生板演 学生独立完成 同桌交流 三、全课总结 这堂课复习了什么?通过复习你有哪些收获?指出:我们在式题计算时,要注意先看清题目,分析数据的特点。如果数据符合一些运算定律或规律,能用简便算法时.一般应用简便算法,这样可以算得又对又快。 学生谈体会 四、延伸课外 计算 11×4 +14×7 +17×10 +110×13 +113×16 = 留给有余力的学生课后讨论完成 相关链接: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教学设计
|
||||
下载该资料的word文档 (内含完整公式图片)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搜索相关课件』 | ||||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