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加法和减法第五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五年级第九册) |
||||
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网 → 数学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课题 课型 练习 本课题教时数: 本教时为第 5 教时 备课日期 月 日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沟通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联系,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 2、 提高计算能力,发展数学思考,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沟通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联系 难点: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回顾与整理 三、全课小结 1、说说本单元我们共同研究了哪些内容。 通过学习有哪些收获与感受? 2、怎样计算小数加减法? 用竖式计算时,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 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有哪些相同点? 比整数加减法有哪些注意的地方? 3、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加减法也同样适用吗? 1、 完成练习与应用的第1题: 口算时也要让学生说一说部分题的注意点和计算方法,特别是进位加与退位减,以及被减数的数位不够的情况与结果末尾是0的情况。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更形象的复习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 完成练习与应用的第2题: 由于题目较多,可让学生任意选择其中的一些,然后集体订正,学生也要说出列竖式的注意点,并列举计算中一些典型的错误,让学生在改错中更深刻的体会计算的方法。 3、 完成练习与应用的第3题: 提醒学生认真分析每道题目的数据特征,并合理地选择相应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把整数的运算定律通过合理的迁移,最终能熟练地应用在小数加减法,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4、 完成练习与应用的第4题: 结合示意图理解题意: 竹竿的高度分成几个部分的和? 现在已知几个部分? 第三部分的高度就是什么的高度? 怎样求池水的深度? 用什么方法?列出算式并解答。 集体订正 5、完成练习与应用的第5题: 先简要介绍钙在人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 再让学生看着统计表说说各种食品每1000克中的钙含量,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分别解答相关的问题,并提出问题。 6、完成练习与应用的第6题: 教师首先讲解,让学生弄清当日水位、警戒水位的含义以及水位上升下降的表示方法;其中 “水位变化”栏中的数字是与前一天比较的差值。 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有关正负数和小数加减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这里,比前一天多就是正数,比前一天少则是负数。 7、完成练习与应用的思考题: 先介绍自由落体运动的有关知识和基本规律; 引导学生利用列表的策略进行解答。 集体订正。 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增长了哪些知识? 这些知识就是小数加减法的运用啊,小数加减法的运用还远远不止这些呢,你还能在我们的身边找到小数加减法的运用吗?课后去找,比一比谁找得最多。 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在全班进行交流。 课后感受 授课日期 月 日 教 案 (序号 1 ) 课题 小数加法和减法第六课时 课型 练习 本课题教时数: 本教时为第 6 教时 备课日期 月 日 教学目标 3、 通过对家庭生活中日常支出项目的调查和了解,使学生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4、 让学生通过计算有关项目的合计数,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本单元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并产生热爱生活的积极情感; 5、 通过此次教学,使学生能积极关注家庭收入情况,体贴父母工作的艰辛,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支出和收入在计算时采取的方法 教学准备 让学生提前收集:上月的电话缴费单,水电燃气三个月的缴费数据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探索与实践 二、评价与反思 三、总结与教育 四、延伸与拓展 1、 拿出你家上个月的电话缴费单,看看每个月的电话费包含哪几个部分。 小组交流,分组汇报; 上月余额、本月消费、本月余额之间有什么样的关联,你能写出他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式吗? 本月消费有很多,你怎样算本月消费的合计数。 计算一下是不是存在这样的关系呢? 上月余额—本月消费=本月余额 小组交流一下谁家的电话费最多,各自的余额又是多少呢? ××的爸爸中途又充了100元话费,那么又有什么样的数量关系呢,我们一起来帮他算算。 2、 把你收集到的你家近三个月的水电气消费的数据填在书上,然后自己算一下合计数,看看谁家的哪项费用最少? ①家庭支出较低者: ②家庭支出中等者: ③家庭支出较高者: 再与你家庭的收入情况结合起来考虑,哪些同学的家庭储蓄额最多,支出较多的同学考虑一下能不能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开支呢? 通过这次的记帐你有什么样的体会? 3、 统计一下自己上周的收入、支出和结余情况 你的收入是从哪儿来? 你的支出合理吗?必要吗? 你结余多少?你准备怎样处置你结余的钱? 4、 我们应当如何合理安排收入与支出? 1、 围绕书上的三个方面的指标回忆相关的学习过程,举例说说自己在学习本单元中学得好的地方和学得不理想的地方,然后在小组内向组长汇报,自己给自己评几颗星。 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个连自己小家都管理不好的人,更谈不上管理好国家这个“大家”。具备了治理小家庭的能力,才能管理好国家这个“大家”,小家治好了,才能治理好国家。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整理家庭收入与支出情况,已具备了初步料理家务的能力,掌握了一定的理财技巧,相信经过一定时间的努力,我们也一定能治理好国家,为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同学们,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回去收集你家一周内生活费用的支出情况,并用计算器算出合计数。并对家庭支出的各种数据作出相应的判断,给父母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初步学会理财。 让学生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引导学生答出:合法收入,量入为出 课后感受 授课日期 月 日 小数加减学习效果书面检测题 班级 姓名 得分 等第 一、 填空 1、5.7+9.8=5.7+10( )0.2 2、63.8-10.3=63.8-10( )0.3 3、比 3.92多 0.4的数是( ) 4、比4.93少1.5的数是( ) 5、( )的一半是6.3 6、甲数是10.9,比乙数多0.852,甲、乙两数的和是( ) 7、小于1的最大的三位小数减去最小的四位小数是( ) 8、根据18.3-9.8=8.5,可以写出两道算式18.3=( ),9.8=( ) 9、比10元少1.7元是( )元 10、三位小数减去两位小数,所得的差是( )位小数 二、 判断 1、小数加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 ) 2、计算小数加减法,首先要把各数的末尾对齐………………………………( ) 3、大于0.1而小于0.2的小数有9个…………………………………………( ) 4、甲数是1.45,比乙数少0.45,乙数是1……………………………………( ) 5、用小数计算8吨80千克-3吨800千克=8.8-3.8=5(吨)…………( ) 6、5.42+3.78=9.20,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所以等于9.2…………( ) 7、0.78-0.078=0………………………………………………………………( ) 8、6.43-6.2-0.2=0.03………………………………………………………( ) 三、 选择 1、5.7+8.9+8.3=5.7+8.3+8.9运用了( ) A 加法交换律 B 加法结合律 C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4角6分+7元4分=( ) A 7元8角6分 B 12元 C 7.50元 3、把2米3厘米改写成用米作单位的小数是( )米。 A 2.3 B 2.03 C 2.003 4、计算小数减法,不小心把减数增加3.2,被减数不变,那么他计算得到的差( ) A 增加3.2 B 减少3.2 C 不变 5、从10里面连续减去( )个0.1,结果是0。 A 100 B 10 C 1000 6、两数相除余9,除数最小是( ) A 9 B 10 C 11 8、一个加数是三位小数,另一个加数是两位小数,和是( )小数。 A 两位 B 三位 C 五位 四 计算 1、口算 0.7+0.9= 0.8+0.6= 8.24+3.76= 4.1-3.8= 14+0.78= 14.6-0.34= 1.3+8.56= 0.8-0.55= 4-0.04= 1-0.03= 30.5+3.05= 0.8-0.45= 0.78+2.2= 5-0.08= 3.25+0.75= 10-0.1= 2、列竖式计算 8.65-6.31= 10-7.64= 13.6+8.46= 0.99+1.1= 3、简便计算 45.55-(6.82+15.55) 34.52-17.87-12.23 4.57+3.17+3.43+5.83 23.75-8.64-3.36 17.83-9.5-7.83-0.5 3.45+8.7+16.55+1.3 8.54-5.96 27.38-5.34+2.62-4.66 21.63-(8.5+9.63) 4、列式计算 7.07与3.45的和减去它们的差,得多少? 比15.7少4.3的数加上3.54,结果是多少? 甲数是48.3,比乙数多12.7,两数和是多少? 9.8比2.34与4.36的和多多少? 五、解决实际问题 1、 妈妈买上衣用去了23元5角,比买裤子多用8角3分,妈妈一共用去多少钱? 2、 班级进行跳高测验,小明跳了1.24米,小伟跳的比小明高0.13米.小华跳的比小伟矮0.02米,小华跳了多少米? 3、粮站收购大豆2.34万吨,玉米比大豆多0.42万吨,粮站收购大豆和玉米共多少万吨? 4、李老师买了三本书,价格分别是7.80元、5.65元、6.20元,他付出20元钱,应找回多少钱? 5、食品厂一月份生产饼干5.8吨,以后每月都比前一个月多生产0.2吨,这个食品厂四月份生产饼干多少吨? 6、小马虎在计算4.25加一个一位小数时,由于错误地只把数的末尾对齐,结果得到6.28,正确的得数是多少? 思考题:甲、乙、丙三数的和是10.43,甲、乙两数的和是6.18.甲、丙两数的和是6.75,求甲、乙、丙三数各是多少? 相关链接: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教学设计
|
·语文课件下载
| |||
![]() (内含完整公式图片) | ||||
『![]() ![]() | ||||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