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周长 教学计划(苏教国标版五年级第九册) |
||||
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计划 手机版 | ||||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理解圆的周长的含义 经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理解圆周率的含义及其来源,在操作、观察中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经过圆周率的史料介绍,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圆的周长的测量方法 教具准备:一些圆形的物体 教学方法:课前预习、观察、动手测量、交流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引入 1、引导学生回忆圆的有关知识。 2、这节课,你们想研究有关圆的什么知识? 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板书课题: 圆的周长 ( “圆”字成圆形 ) 二、探究圆的周长的有关知识 1、理解圆的周长 摸出自己所带圆形物体的周长,并相互看一看。再指名摸一摸。 摸出“圆”字的周长 根据老师画圆的过程,思考什么是圆的周长? 板书: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 闭眼想象:圆的周长。 2、 测量圆的周长 圆的周长能直接测量吗?学生思考、交流方法 指名说说方法,并上黑板演示 教师在学生的演示过程中,仔细强调有关注意的地方,并总结出两种基本的方法:滚圆法、绕绳法 渗透化曲为直的思想。 3、 探究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你觉得圆的周长可能与什么有关? 引导学生思考可以研究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 讨论:如果想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需要测量哪些数据,你们准备测量什么物体,怎样在小组里面合理分工? 在讨论的基础上进行研究,教师参与其中的研究。 在操作的基础上填写表格 测量物体名称 周长 直径 周长与直径的比值 4、 指名汇报操作的过程与结果 你们发现了什么? 揭示:圆的周长大约是他的直径的3倍多一些。说明,这个比值就叫做圆周率。 5、 介绍一些有关圆周率的史料 6、 师生总结出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板书:S= D S=2 r 7、 出示例题,学生独立试做 指名汇报,教师进行必要的讲解 集体订正。 二、 应用,提高 1、完成书上的“练一练” 学生完成后,相互交流。 集体订正。 2、 解决实际问题: 老师的摩托车的车轮外直径是70厘米,早上教师从家出发到校,路程表上的数字从34321变成了34345,你知道老师的摩托车大约跑了多少圈吗? 3、 同学们平时喜欢用透明胶带修改错误,你知道一个透明胶带大约有多长吗? 引导学生猜测、研究 学生去实际测量:先量出中间一圈的直径,再根据老板提供的圈数计算。 教育学生要认真计算,养成好习惯。 四、总结评价 说说这节课自己的表现怎样 五、 作业 练习中的1、3 相关链接:
|
||||
![]() (内含完整公式图片) | ||||
『![]() ![]() | ||||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