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活动——成长的脚印”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五年级第十册)

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网数学教案教学设计 手机版


 教学内容:成长的脚印,

教学目标:1、会估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2、掌握几种估算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教学过程:

一、新知:

1、教师出示课件与问题:小华出生时,脚印的面积约是多少?

  2、 学生自己先独立进行估计,然后小组内进行交流。

3、小组推荐人员进行全班交流。 

小组1:我们是用数格子的方法来进行计算的,我先数了数整个格子的大约是11个,其他不够一个格子的我进行了拼补,这样大约是17 cm²。

小组2:我们的方法也是这样的,我们把不满一格的按照一格进行计算,这样大约是18 cm²。

 3、师:归纳一下同学们的做法,基本上都是利用数格子的方法进行估计的。同学们还有没有其他的做法?

生1:我把这个脚印看成了近似的长方形,长6厘米,宽3厘米,所以面积是3×6=18(cm²)。(学生在实物投影前画出他看的近似图形,学生们表示认可)

生2:我有个不同的方法,我是看成了近似的梯形,上底是2厘米,下底是3厘米,高是7厘米,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即(2+3)×7÷2=17.5(cm²)。这样和生1的差不多。

师:回顾一下刚才大家都用了什么方法。

生1:我们用了数一数的方法。

生2:我们把这个脚印看成一个近似图形进行计算。 

二、练习

1、用练习纸估计自己的脚印有多大,同桌互相检查。

2、P78的练一练

先独立估计,在交流方法。

3、实践活动:怎样计算出树叶的面积?

先讨论,在交流做法,回家之后独立完成。

三、小结,

教学反思:

《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现实情景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思想的运用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心,进而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 

2、应用假设的数学思想,在解题中数形结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解决“鸡兔同笼”的活动中,通过列表举例、画图分析、尝试计算等方法解决鸡兔的数量问题。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师:今天这一节课,我们要共同研究鸡兔同笼问题。(板书:鸡兔同笼)你们知道鸡兔同笼是什么意思? 

生:鸡兔同笼就是鸡兔在一个笼子里。 

(媒体出示课本第80页的情景图) 

师:请你猜一猜,图中大约有几只兔子,几只鸡? 

生1:我猜大约是7只,兔子5只鸡。 

生2:不一定。因为有一棵树把鸡和兔子挡住了,所以我不知道各有几只。 

(二)探求新知 

师:如果告诉你:鸡兔同笼,有20个头,54条脚,鸡、兔各多少?能求出几只兔子,几只鸡吗?(媒体出示题目的条件) 

师:想一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用什么方法?想好了,可以写在作业纸上。 

师:请同学们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看那个小组的方法多样。 

师:哪个小组说说你们的想法? 

小组1:我们采用列表法得出的答案。(实物投影展示小组的成果)先假设有1只鸡,19只兔子,脚就有78条。脚太多,然后又假设有2只鸡,18只兔子,脚还是太多了。这样试下去就得到了有13只鸡,7只兔子。 

师:还有哪些小组采用不同的列表法? 

小组2:我们也采用列表法得出的答案,我们发现鸡增加1只,兔子减少1只,腿就减少2条,所以我们没有一个一个的试,那样太麻烦,而是从2只鸡,18只兔直接跳到10只鸡,10只兔。最后也得到了13只鸡,7只兔。 

小组3:我们小组也是列表法。我们是先假设鸡有10只,兔子也有10只。这样比较简便。 

师:这三个小组的同学都采用了列表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但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要列表呢? 

生1:列表可以帮助我们一一举例,从中找出需要的答案。 

生2:列表也就是运用假设法,通过逐步的假设,最终找到符合条件的答案。 

师:那么,这三种列表的方法有什么不同呢? 

生3:我认为第一小组的列表方法的特点是逐一列表,这样不容易遗漏答案。 

生4:虽说第一小组的方法可以完全地列出全部的答案,但比较麻烦。我认为第三组的方法比较好,可以根据题目的根据情况,确定假设的范围,这样可以很快寻找到需要的答案。 

师:这两位同学说得都很有道理,其实同样选择列表的方法,我们因根据题目的实际条件,选择适当的方法,这样可以既快又准确地寻找到我们需要的答案。 

(三)解决问题 

师:根据刚才的讨论,下面两道题目,同学们可以用列表的方法独立地尝试解决。 

媒体出示两道题 

1、鸡兔同笼,有23个头,66条腿,鸡、兔各几只?请你列表的方法解决。 

2、老师带51名学生到公园划船。一条大船坐6人,一条小船坐4人,他们租了大船、小船各几条? 

(学生练习后,教师组织全班进行交流。交流过程略) 

(四)学习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教学反思

点阵中的规律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发现图形特点,从而探索点阵中的规律。

2、通过本活动的教学,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

3、通过本活动的教学,增强学生的审美观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一)      导入

师:(教师在黑板上用粉笔画出一个点)同学们,老师在黑板上画的是什么?

生:老师在黑板上画的是一个点。

师:点是几何中最基本的图形,许多点排列起来可以构成一个点阵,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点阵中的规律”问题(板书课题——点阵中的规律)。

(二)      新课

1、出示点阵,提出问题

师:二千多年前,希腊数学家们已经利用图形来研究数(出示点阵),这就是一组点阵,请大家仔细观察,并思考下面的几个问题:

⑴每个点阵可以看成什么图形?

⑵每个点阵分别有多少个点?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

师:谁愿意代表你们小组回答第一个问题?

生:每个点阵都可以看成一个正方形。

师:能具体说一说吗?

生:第一个点阵可以看成边长是1的正方形,第二个点阵可以看成边长是2的正方形,第三个点阵可以看成边长是3的正方形,第四个点阵可以看成边长是4的正方形。

师:很好。还有谁愿意回答第二个问题?

生:第一个点阵有1个点,第二个点阵有4个点,第三个点阵有9个点,第四个点阵有16个点。

师:你能说一说你们小组是怎么得到每个点阵中点的个数的吗?

生:我们小组是通过数出每个点阵中点的个数得到的。

师:有谁还愿意谈一谈你们小组讨论的情况?

生:我们小组也认为第一个点阵有1个点,第二个点阵有4个点,第三个点阵有9个点,第四个点阵有16个点。但是我们小组是通过计算得到的。

师:能具体说一说你们小组是怎样通过计算得到的吗?

生:第一个点阵有1个点;第二个点阵可以看成边长是2的正方形,共有2×2=4个点;第三个点阵可以看成边长是3的正方形,共有3×3=9个点;第4个点阵可以看成边长是4的正方形,共有4×4=16个点。

2、探索点阵中的规律

师:刚才,我们在研究这一组点阵中点的个数时,同学们研究得非常好,但是如果每个点阵中点的个数再多一些,又该怎样求出点阵中点的个数呢?

(小组讨论、交流)

师:哪个小组来汇报讨论的情况?

生:我们小组分析了前面几个点阵图的特点,认为在黑板上这点阵图中,点的个数的规律是:1×1,2×2,3×3,4×4,……n×n

师:总结得非常好。你们能根据这一规律说出第五个点阵有多少个点,并画出此图形吗?

(一名学生在黑板上画第五个点阵图)

师:为什么这样画?

生:因为前面四个都可以看作正方形,所以第五个图也是正方形。

师:说得很好。请同学们再想一想,如果我们把第5个点阵中的点,按照这样的方法进行划分(出示教材第82页第(3)题图),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生:(小组内讨论交流)

生:小组代表汇报。

生:(总结)每用折线画一次后,点阵中的个数是:

1=1

1+3=4

1+3+5=9

1+3+5+7=16

………………

生:(总结)这样划分后,点阵中的规律是:1,1+3,1+3+5,1+3+5+7,……1+3+3+7+……+(2n-1)

五、    教学反思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下载该资料的word文档
(内含完整公式图片)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搜索相关课件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