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字母表示数(二)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五年级第九册) |
||||
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网 → 数学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板书: 例4(1): 例4(2): 法1: 小红的年龄+30岁=爸爸的年龄 人在月球上能举起的质量是:6a 法2: a+30 小朋友在月球上能举起的质量是: 当a=11时,爸爸的年龄是: 6a=6×15=90 a=30=11+30=45 课后记: 第三课时:用字母表示数(三) 教学内容:练习课,教材P51-P52 练习十第7-13题 教学目的:1、能较熟练的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 2、能正确运用字母表示常用数量关系、数量。。 3、会利用公式、常用数量关系求值。 教学重、难点:能熟炼地运用字母表示数。 教学准备: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填空:(1)a+a=( ) a×a=( ) (2)当a=5时,2a=( ),a的平方=( ) 2、同学们在操场上做操,五年级站了x列,平均每列20人,六年级有a人。说出下面各式所表示的意义: (1) 30x (2)30x+a (3)a—30x 3、小结;用含有字母的式子不仅可以表示数量关系,也可以表示数量。 二、综合练习: 1、独立解答P51 第7题 师巡视指导个别学困生。 投影展示,集体评议,注意评讲求值的书写格式。 2、讨论口答P51 第8题 注意指导学生理解(3)小题,3x表示投中3分球得的 总分数。 3、分小组完成P51 第9题 请几个小组派代表说说式子表示的含义。 4、独立完成P52 第10-12题 师注意巡视指导学困生。 三、全课总结:通过练习,你还有什么疑困?你觉得你掌握得比较好的知识是什么?有困难需要帮助的地方是什么? 四、发展练习: 1、讨论P52 第13题 请学生先独立思考,再集体讨论。 2、在下面算式中,a、b、c、s各代表什么数? a b c s × 9 s c b a 课后记: 2. 解简易方程 第一课时 方程的意义 教学内容:数学书P53-54及“做一做”,练习十一1-3题。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 2、会按要求用方程表示出数量关系。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会用方程的意义去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 教具准备:天平、空水杯、水(可根据实际变换为其它实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上课要用到一种重要的称量工具,它是什么呢?对,它是天平。同学们对天平有哪些了解呢?天平由天平称与砝码组成,当放在两端托盘的物体的质量相等时,天平就会平衡,根据这个原理,从而称出物体的质量。 二、新知学习 1、实物演示,引出方程。 操作天平:第一步,称出一只空杯子重100克,板书:1只空杯子=100克; 第二步,往往空杯子里倒入约150毫升水(可在水中滴几滴红墨水),问:发现了什么?天平出现了倾斜,因为杯子和水的质量加起来比100克重,现在还需要增加砝码的质量。 第三步,增加100克砝码,发现了什么?杯子和水比200克重。现在,水有多重,知道吗?如果将水设为x克,那么用一个式子该怎么表示杯子和水比200克重这个关系呢?100+x>200。 第四步,再增加100克砝码,天平往砝码这边倾斜。问:哪边重些?怎样用式子表示?让学生得出:100+x<300. 第五步,把一个100克的砝码换成50克,天平出现平衡。现在两边的质量怎样?用式子怎样表示?让学生得出:100+x=250。 像这样含有求知数的等式,人们给它起了个名字,你们知道叫什么吗?对,叫方程。请大家试着写出一个方程。 2、写方程,加深对方程的认识。 学生试着写出各种各样的方程,再在全班展示,当然也有可能会出现一些不是方程的式子,教师应引导学生说出它不是方程的原因。 看书第54页,看书上列出的一些方程,让学生读一读。然后小结:一个式子要是方程需要具备哪些条件?两个条件,一要是等式,二要含有求知数(即字母),这也是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的依据。 3、反馈练习。 完成做一做,在是方程的式子后面打上“√”。对于不是方程的几个式子要说明其理由。 4、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怎么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 提问:方程是不是等式?等式一定是方程吗? 看“课外阅读”,了解有关方程产生的数学史。 三、练习 1、完成练习十一第2题,先让学生说出图意,再根据图意再列出相应的方程。 2、独立完成第3题,评讲时,介绍什么叫数量关系要,然后让学生先说出各幅图中的数量关系,再说出相应的方程,同一幅图由于数量关系有不同的形式,因此方程形式也可能不同。 四、作业 练习十一第1题。 板书: 课后记: 相关链接: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教学设计
|
·语文课件下载
| |||
![]() (内含完整公式图片) | ||||
『![]() ![]() | ||||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