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时体积单位的换算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五年级第十册) |
||||
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网 → 数学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结合实践活动,认识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能力目标:在观察、操作中,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目标: 学生想探究问题,愿意和同伴进行合作交流;乐于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观察、操作中会进行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教学准备】图表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下表: 单位名称 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长度 面积 (1)说说常见的长度单位的名称,以及相邻两个单位的进率 (2)说说面积单位的名称,以及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 2、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想想是怎么推导出来的? (学生展示的推导过程,将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的演示实物──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纸画上100个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展示出来) 3、揭示课题:这课我们学习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二、自主探索 验证猜测 1、我们认识的体积单位有哪些? 板书:立方米 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提问:1立方分米=?立方厘米,你认为可能是多少?(可能有认为是100,也有可能认为是1000。) 2、你有办法证明你的猜想或推论吗? (学生独立或小组讨论推导,自主探究相邻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教师巡视,加以指导) 3、全班交流:谁再来说说,1立方分米=?立方厘米(估计三种说法) ①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棱长10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000立方厘米,而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和棱长10厘米的正方体体积相等,所以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②在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中摆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一排能摆10个,能摆10排,摆10层,一共能摆10×10×10=1000个,所以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电脑展示这种思考,然后请每个学生都把推导过程相互说一说。) ③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而1升=1000毫升,所以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③口头回答:3立方分米=?立方厘米,5000立方厘米=?立方分米 4、提问:用同样的方法,你能推算出1立方米等于多少立方分米吗? ①学生独立思考,并组织语言准备交流,然后请1-2名学生说说推导过程。 (板书: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②口头回答: 2立方米=?立方分米。 9000立方分米=?立方米 5、补全表格,继续填写: 单位名称 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长度 面积 体积 ①总结体积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 ②说说它们分别是计量物体的什么的? ③怎么来记忆它们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 三、巩固深化 1、辨别 有一个小朋友计算出一只微波炉的体积是63立方分米,他想用立方厘米做单位,他是这样换算的: 63立方分米=0.063立方厘米 他换算得对吗? (引导学生认识:①单位换算的方法;②联系实际分析换算的合理性,促进数感的发展。) 2、出示书第30页的“练一练”和第31页的第3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 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小结: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把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要乘进率1000,所以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把体积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要除以进率1000,所以要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 3、出示练习七的第2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 交流:想提醒自己注意什么? 指出:面积单位换算与体积单位换算的区别,它们相邻单位间的进率不同。 4、出示练习七的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进一步明确1升=立方分米,1毫升=1立方厘米 5、实际应用: ①一种汽车的油箱,从里面量长80厘米,宽60厘米,高50厘米。这个油箱可以装汽油多少升? ②在一个杯中放满水,如果放入一个大铁球和一个小铁球,水会溢出12毫升,如果放入一个大铁球和四个小铁球,水会溢出24毫升,你能计算出大铁球的体积吗?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板书设计】 体积单位的换算 1分米3 = 1000厘米3 1升 = 1000毫升 1米3 = 1000 分米3 1m3 = 1000 dm3 【教学反思】 教学中紧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创设与本节的学习内容密切相关的教学情境。要把把情境的创设、旧知的复习和新知的引入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显得自然朴实,真实有效。 掌握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本节课的重点,理解进率和建立相应的空间观念是教学的难点。教学站在新的课程标准的高度,从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出发,在复习中感知,在观察中大胆猜想,在课件的演示和计算活动进行验证,让学生经历了从旧知到新知,从感知到理解的过程。同时,把课件的演示、学具的观察与摆一摆,数一数紧密的结合,学生在掌握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的同时,较好的建立了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的空间观念,为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奠定了基础。 本节课注重要从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为基础,在旧知识的复习中趣味引入,在知识和情感态度两个方面,为新的认知结构的建构奠定了基础;在新知识的学习中,学生在感知中猜想,在观察与计算中验证,在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完成构建,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同时,对课件的使用简洁明了,体现了常态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相关链接: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教学设计
|
·语文课件下载
| |||
下载该资料的word文档 (内含完整公式图片)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搜索相关课件』 | ||||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