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时: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练习(二)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五年级第十册)

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网数学教案教学设计 手机版


 

教学内容:完成练习五的第12~14题。 

教学要求: 

1、通过练习,使学生能进一步明确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2、使学生能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并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 

教学过程: 

一、完成第30页的12~14题。 

1、第12题 

先让学生连一连,交流使说说公因数和公倍数的含义。 

2、第13题 

先由学生独立完成。 

    然后说说分别是什么方法求出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的。 

什么情况下可以根据两个数的特征直接写出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3、第14题 

先由学生独立完成。 

    然后说说分别是什么方法求出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的。 

什么情况下可以根据两个数的特征直接写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4、联系第13题和第14题比较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二、思考题 

帮助学生弄清两点: 

⑴水果实际上分掉45块,巧克力实际分掉35块。 

⑵由于每种糖果都是平均分给这个小组的同学,因此小组的人数既是45的因数,又是35的因数。 

然后让学生解答。 

第六课时:数字与信息 

教学要求: 

让学生在观察、交流和调查活动中了解数字信息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它们的实际价值,感受数字编码的思想和方法,发展实践能力。

教学准备:课前对有关数字信息进行调查,主要有:

1、常用的一些特殊电话号码及其作用。

2、学校和家庭居住地的邮政编码及其含义,以及为什么寄信时要填写邮政编码。

3、家庭成员的出生日期和身份证号码。

4、自己学籍卡上的学籍号的编排规律。

教学过程: 

一、完成“说一说” 

     1、下面各是什么电话号码?在小组里说一说。 

        110……报警              112……故障申告 

    114……本地电话号码查询  117……报时  

    119……火警              120……救护 

        121……天气预报          122……交通事故报警 

    12315……消费者投诉热线 

     2、你还知道哪些电话号码? 

     3、这些用数字组成的电话号码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方便? 

     4、你能说说自己和同学在班级里的编号吗? 

     指出: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见到一些用数字编成的号码,这些号码都表达一定的信息。 

         5、你知道有些编号的开头为什么是0吗? 

二、“看一看” 

1、分析邮政编码“214206”中所蕴含的信息,引导学生了解邮政编码的结构和每一部分数字所代表的信息。 

2、交流学校和家庭居住地的邮政编码,以及为什么寄邮件时要填写邮政编码。 

三、“比一比” 

1、小组里交流自己家庭成员的出生日期和身份证号码。 

2、讨论: 

⑴你能从身份证号码中看出一个人的出生日期吗? 

⑵不同的身份证号码里有相同的部分吗?你知道这一部分所包含的信息吗? 

⑶你还有什么发现? 

⑷你知道身份证上的数字编码有哪些用处吗? 

3、你还见过哪些用数字编码表达信息的例子?用数字编码表达信息有什么好处? 

四、“做一做” 

活动一:(第1题) 

⑴说一说房间的编号中必须包含哪些信息,分别需要用几个数字来表达? 

⑵在小组里说说自己准备怎样为房间编号,并按自己的思考试着编一编。 

⑶组织交流。 

活动二:(第2题) 

⑴说一说自己的学籍号。 

⑵比较,明确学籍号所包含的信息及其编码规则。 

⑶按所发现的编码规则为一年级的200名新生编号。 

活动三:(第3题) 

⑴读题,并根据右边的图说一说每个字母表示的意思。 

⑵让学生以学校为中心,用编码表示自己家在学校的什么位置。

⑶组织交流。

Xk b1.com 新 课标第 一网

第四单元

第1课时:分数的意义

教学内容:例1、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六的1至5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经历分数意义的概括过程,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使学生在说明所表示的意义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分析、综合与抽象、概括的能力,感受分数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揭题。

谈话:在三年级,我们曾经分两次认识分数,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分数。

二、新授。

1、教学例1

出示例1中的一组图

谈话:先来看这几幅图,请大家根据每幅图的意思,用分数表示每个图中的涂色部分。写出分数后,再想一想:每个分数各表示什么?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汇报所填写的分数

提问:你认为这些图中分别是把什么平均分的?

在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一个饼可以称为一个物体,一个长方形是一个图形,“1米”是一个计量单位,而左起第四个图形是把6个圆看成一个整体。

引导比较:左起第四个图形与前三个图形有什么不同?

说明: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

提问:(1)在这几个图形中,分别把什么看成单位“1”的?

(2)分别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几份?用分数表示这样的几份?

(3)从这些例子看,怎样的数叫作分数?

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小结: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指出: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2、教学“试一试”

学生在小组内说说上面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以及各有多少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反馈交流时,教师请学生同桌两人合作回答,一人说分数,另一人说分数单位。在学生回答分数单位时,课件演示每个图中的一份,在学生回答分数中各有几个分数单位时,课件演示每个图中各有这样的几份。

3、完成“练一练”

提问:各图中的涂色部分怎样用分数表示?请大家在书上填空。学生汇报所填分数时,教师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提问: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是多少?各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三、练习。

1、做练习六的第1题

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读一读,再指名读一读,并要求说出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

提问:每个分数的分母与分数单位有什么联系?

2、做练习六的第2题

先让学生在每个图里涂色表示三分之二,再说说是怎样涂的、怎样想的。

提问:同样是三分之二,为什么涂色桃子的个数不同?

3、做练习六的第3题

让学生按照书上的说法,说说第一题中是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了几份,三好学生有这样的几份,再让学生按照第1题的句式说说后两题中每个分数的意义。

  指出:在研究分数时,把哪个数量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数量就是单位“1

4、做练习六的第4题

先让学生看图指一指直线上从几到几的这一段可以表示单位“1”。再让学生中直线上的点表示各分数。然后让学生说说各是怎样想的。

5、做练习六的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要求学生说说所填写的两个分数有什么不同。

明确:这两个分数都是把12枝铅笔看作单位“1”平均分后得到的;第一个分数要把单位1平均分成12份,第二个分数要把单位1平均分成2份。

四、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对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满意吗?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下载该资料的word文档
(内含完整公式图片)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搜索相关课件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