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24时记时法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第六册) |
||||
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网 → 数学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一、知识技能: 1、通过具体的生活情景,使学生了解24时记时法。 2、会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 3、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能够进行一些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 二、数学思考: 1、突出所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 2、重视发挥数学的文化功能。 3、帮助学生建立时间观念。 三、解决问题: 1、会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 2、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能够进行一些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 四、情感态度: 使学生在认识24时记时法的过程中,体会24时记时法在生活里的运用,帮助学生建立时间观念,会合理地安排时间,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五、教材说明: 首先教材能突出所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利用学生熟知的、感兴趣的素材来进行教学。如教学24时记时法和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时,都选用了学生非常感兴趣的电视节目预报的情境提出问题、开展学习活动。同时还注重相应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让学生设计周末一天的安排等。其次教材在编写时,充分发挥数学的文化功能,从更为广阔的视野为学生提供有关时间的知识。以“你知道吗”的形式,介绍了一些古人记时的方法,介绍在同一时刻世界不同时区的时间各不相同这一常识。同时,在时间活动中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六、课时安排:5课时 24时记时法(5—1)新授课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9—5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 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了解24时记时法。 2. 会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 3. 在参与认识的过程中,体会24时记时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4. 帮助学生建立时间观念,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24时记时法,会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 欣赏《天线宝宝》片段。 瞧,是谁来了? 2、提问:这是《东方儿童》栏目中的一个节目,你知道《东方儿童》是晚上几时播出的吗?(晚上8时)你知道播音员阿姨是怎么报的吗?(20时)这是怎么回事呀? 3、揭题:大家说的晚上8时用的是普通记时法,而播音员阿姨说的20时用的是24时记时法,其实啊这是同一时刻的两种计时法。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研究24时记时法。(出示:24时记时法) 二、操作演示,深化认识 1、提问:关于24时计时法你了解多少呢? 刚才同学们的回答中有的是对的,有的是不完全正确的,到底什么是24时记时法,怎样用24时记时法表示一天的某一时刻呢? 2、认识0时到12时 (1)我们把晚上12时看作是一天的开始,用24时记时法表示也就是0时。那时你在干什么呢?(睡觉) 可能还在做梦呢,在甜蜜的梦境中崭新的一天开始了。 (2)(时针转动,时针转到6:起床了)起床了!现在是什么时间了?(6时、上午6时) 上午6时用24时记时法表示就简单地说成6时。 (3)(时针转至7出现:上学了)上学了!现在又是什么时间了?你会用24时记时法表示吗?与你的同伴互相说一说,谁来说? 上午7时用24时记时法表示就简单地说成7时。 (4)(时针继续转动到10,汇报,再转到12)时针走了一圈,现在是什么时间了?你会用24时记时法表示吗?自己轻声说一说,谁来说? 中午12时用24时记时法表示就简单地说成12时。 (5)小结:从0时开始到12时已经经过了几个小时?在这12个小时中,用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表示时刻有什么不同?小组讨论一下,谁来说? (在这12个小时中,用普通记时法表示的时刻,前面要加上午或者下午;用24时记时法表示的时刻,前面不要加上午或者下午。) 在这12个小时中,除了起床、上学,你还有可能做哪些事呢? 3、认识13时到24时 (1)(时针继续转动到13)现在是什么时间了?你会用24时记时法表示吗?与你的同伴讨论一下,谁来说? 大家的想法到底对不对呢,请电脑告诉我们吧。(下午1时就是13时)13时,你是怎样想到的呢?可以用数数的方法,也可以用计算的方法12+1=13更加方便。 (2)(时针继续转动)抢答,用24时记时法表示,你是怎么想的?(选择几个: ) (3)这一天终于结束了,同时意味着新的一天又开始了。从13时到24时又经过了几个小时?在这12个小时中,用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表示时刻又有什么不同?小组讨论一下,谁来说? 在这12个小时中,用普通记时法表示的时刻,前面要加下午或者晚上;用24时记时法表示的时刻,前面不要加下午或者晚上,而且要把钟面上的时刻加上12。 三、巩固练习,发展延伸 学生课前收集资料 1、提问:现在我们知道了从0时到24时就代表一天,在一天当中可以做很多事,让我们来看看小朋友一天的安排吧。 2、出示四副图,让学生依次汇报:你会用24时记时法来说一说什么时候在干什么? 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希望大家向她一样珍惜时间,做守时的小主人。好吗? 3、提问:了解了一天的安排,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隐去两副,剩上学图和睡觉图。 同样是时针指着9,分针指着12,为什么一个是9时,另一个却是24时?小组讨论一下,谁来说?(因为一个是上午的9时,一个是晚上的9时。) 4、资料展示 提问:我们已经认识了24时记时法,那么哪些地方是用它来记时的呢?大家在课前已收集了一些,愿意和大家共享吗?(学生书面或者网络资料汇报) 提问:除了同学们介绍的那些,还有这些(出示:营业牌、通行标志、火车票)你能用24记时法和普通记时法分别读一读吗?学生读。 师:生活中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规章制度,我们每个人都要严格遵守这些制度,这样我们的生活才有可能井井有条、蒸蒸日上。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是怎样学到的? 教学后记: 简单的时间计算(5—2)新授课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3—5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自主探究计算时间的算法,能根据具体灵活地进行有关计算。 2、进一步感知和体验时间,逐步建立时间观念。 3、进一步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进一步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计算经过时间的思路与方法。 教学难点:计算从几时几十分到几时几十分经过了多少分钟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探究方法。 谈话:现在的电视节目内容时丰富多彩,你喜欢看什么电视节目?这个节目从什么时候开始,到什么时候结束,播放了多长时间? 出示电视节目预报表。 在这张节目预报中,你会选择收看哪个节目?根据你的观察,你知道哪个电视节目播放的时间比较长?哪个电视节目播放的时间比较长短?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交流计算的方法。 教师选择一些板书。 基本分两类,一类是整时段时间计算,这一类计算比较简单。另一类是计算从几时几十分到几时几十分经过了多少时间。 着重教学第二类的思考方法。让学生充分交流并说说计算思路,师生共同分析。 如“金色童年”播放了多长时间?学生可能想到读的算法有: (1)先算从8时50分到9时50分是1小时,9时50分与9时30分比,超过了20分钟,所以一共播放了60分—20分=40分 (2)从8时50分到9时是10分钟,从9时到9时30分是30分钟,10+30=40分。 二、联系生活实际,解决数学问题: 做“想想做做”第1题到第5题 让学生仔细读题,认真思考。做完后交流。 三、阅读资料,拓展知识 学习“你知道吗?” 教学后记: 周末一天的安排(活动课)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6—5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巩固对24时记时法的认识,进一步掌握求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 2、在制作时间安排表的过程中,体会24时记时法在生活里的应用;建立时间观念,受到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谈话:同学们,上个周末你们时怎样度过的,和大家说说好吗? 指名回答。看来同学们周末的生活还真是丰富多彩呀!这节课我们就运用刚才学过的知识一起来探讨怎样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才能让我们的周末过得既充实又有意义,好吗?(板书课题:周末一天的安排) 二、创设情境,感悟体验 1、引导学生研究小华的时间安排表。 出示挂图“小华周末一天的安排“,引导学生观察。 问:你从这张作息时间表中了解到哪些信息?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在小组里讨论。再交流。 (1)小华做家务用了多少时间? (2)小华做作业用了多少时间? (3)小华购书用了多少时间? (4)小华参观动物园用了多少时间? (5)小华制作航模用了多少时间? 在班上交流解答方法和结果。问:看了小华周末一天的生活安排,你有什么收获? 2、引导学生制作自己的时间安排表。 学生自己设计一张安排表。设计好后,在小组里交流,再调整自己的活动,使活动安排更合理,更有意义。 选择一些贴在黑板上展览。 谈话:看了同学的时间安排表,你有什么新的想法? 评一评,谁的时间安排表安排得最合理、最科学? 三、总结评价 学习“你知道吗?”通过刚才得认真学习,同学们都给自己周末一天做了详细的安排,希望今后你能把你的周末安排得更丰富、更科学、更合理,周末过得更愉快、更充实。 教学后记: 相关链接: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教学设计
|
·语文课件下载
| |||
下载该资料的word文档 (内含完整公式图片)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搜索相关课件』 | ||||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