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第六册) |
||||
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计划 手机版 | ||||
单元教学内容:第八单元(解决问题)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运用乘法(或除法)、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运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除法和减法(或加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现在新课程最大的不同是不再分类型、分步数编排应用题,除了与计算结合进行编排外,还设立了这样的单独单元来教学,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也正是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所以本单元所涉及的也不仅仅是“连乘连除”。在编排上有以下特点: (1)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 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单元教学重、难点: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会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单元课时安排: 约4课时。 第一课时 解决问题(一) 学习内容: 教材99页例1及相关练习。 预设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 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学习重点、难点: 使学生学会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 主题图等。 预设流程: 一、谈话导入 二、自主探究,解决新问题 1.创造情境,引出问题。 展示运动会开幕式上广播操表演情境,吸引学生“进场”。接着,定格在表演广播操的一个方阵上(与例1一致),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2.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请学生独立观察画面,收集解决问题的信息数据,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3.组织交流。 请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在“说”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的理解,并获得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三、自主解决问题。 1、请学生独立解决教科书第99页“做一做”中的问题。注意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 2、组织交流。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由于学生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收集到的数学信息不同,思考探索的解决方法也就不同。解决“一共有多少个?”的方法可能会出现多种。例如:①5×6×8②5×6×(5+3)③5×6×7+5×6④5×6×7+30⑤30×8⑥30×5+30×3 3、学生说得有道理,答案正确,就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巩固练习 1、请学生解决练习二十三中第1、3、4题中的问题。 (1)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可以不受习题顺序的限制,想先解决哪个问题,就先解决那个。 解决问题时,如果有不理解的词语,可以问同学和老师。 (2)适时鼓励学生,寻找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3)组织交流。 ①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 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表达解决问题过程和结果的学习活动。 ②各组推出代表向全班学生展示解决问题的方法。 2.请学生联系身边的事,提出需要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的问题,并解决问题。 五、课堂总结(略) 六、随堂作业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解决问题(二) 学习内容: 教材100页例2及相关练习。 预设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除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 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学习重点、难点: 使学生学会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 主题图等。 预设流程: 一、联系例1,谈话引入 在运动会上进行了广播操表演,第二个项目是团体操表演。(同时出示情景图) 二、自主探究,解决新问题 1.创造情境,引出问题。 展示运动会开幕式上团体操表演情境,吸引学生“进场”。由小朋友提出问题(每个小 圈有多少人)。 2.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请学生独立观察画面,收集解决问题的信息数据,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3.组织交流。 请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在“说”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步骤 和方法的理解,并获得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三、自主解决问题。 1、请学生独立解决教科书第100页“做一做”中的问题。 注意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 2、组织交流。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 由于学生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收集到的数学信息不同,思考探索的解决方法也就不同。 解决“能装多少箱?”的方法可能会出现例如, ①960÷6=160 160÷8=20 ②960÷6÷8 ③960÷(6×8) 学生说得有道理,答案正确,就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增强学生学好 数学的信心。(特别是第3种) 四、巩固练习 1.请学生解决练习二十三中第10、14、16题中的问题。 (1)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可以不受习题顺序的限制,想先解决哪个问题,就先解决那个。 解决问题时,如果有不理解的词语,可以问同学和老师。 (2)适时鼓励学生,寻找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3)组织交流。 ①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 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表达解决问题过程和结果的学习活动。 ②各组推出代表向全班学生展示解决问题的方法。 2.请学生联系身边的事,提出需要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的问题,并解决问题。 五、课堂总结(略) 六、随堂作业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解决问题练习 学习内容: 教材101页练习二十三 预设目标: 1、熟练地解决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学生获得一些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学习重点、难点: 学会解题的方法,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具、学具准备: 图片等。 预设流程: 一、基本练习 1、P101-2 A、学生独立解决。 B、全班交流。 C、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P105-15 A、学生独立解决。 B、全班交流。 C、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3、你还有什么问题? 二、自主练习 学生练习15、6、7、8、9、11、12、13 1、学生练习时教师巡视,并对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 2、根据学生的错误情况,教师进行针对性讲解。 三、课堂总结 四、随堂作业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设计校园 学习内容: 教材106页 预设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更加理解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位。 2、通过让学生自主调查、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设计出自己喜欢的校园。 3、培养学生从多角度观察、分析问题的习惯,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 自主调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设计出自己喜欢的校园。 教具、学具准备: 卡纸等。 预设流程: 一、复习铺垫。 1、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什么方位?后面、左面、右面呢? 2、说说本校校园里八个方位都有哪些建筑物?如果把它画在纸上一般按什么规律来 画?(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二、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电脑展示某校校园平面示意图,说说校园的各个方位都有哪些建筑物或教学设施。 师:这个校园设计得漂亮吗?合理吗?你有什么建议? 师:如果能在设计漂亮、合理的学校里面学习,你们会有什么感想呢?你们想不想也自 己设计校园呢?今天我们就自己来设计校园。(板书课题) 三、小组活动 1、小组交流:说说每人调查的本校和其他学校都有哪些设施。 2、集体反馈:请几个同学说说的情况。(用学过的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 西北八个方位来叙述。) 3、小组讨论:本校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的?必须添置哪些设备等。 4、集体反馈:请几个同学说说自己的看法。 5、出示本校的校园示意图,讨论: (1)应该在什么地方添置什么设备? (2)绿化上面你有什么见解? (3)操场的大小或形状如何? (4)你还有哪些设想? 6、利用手中的画笔来设计自己的校园。(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合作动手设计) 7、每个小组各派一名同学介绍自己设计的校园示意图。(利用学过的东、西、南、北、 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位来描述。) 8、展示每个人的设计图,让同学们去参观交流。 四、全课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活动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多请几个同学发言。) 五、随堂作业 教学反思: 相关链接:
|
·语文课件下载
| |||
![]() (内含完整公式图片) | ||||
『![]() ![]() | ||||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