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与设计练习课/整理与复习/三、乘法 (北师大版三年级第五册) |
||||
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网 → 数学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教学内容 教材第25页至第26页内容。欣赏美丽的对称图形,并能自己设计图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收集图案,小组交流,感受图案的美,并为自己以后创作图案提供借鉴。 2.通过欣赏图案,发展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空间观念。 3.自己经历创作实践的整个过程,感受创作的乐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进一步利用对称、平移、旋转等方法绘制精美的图案。 教学难点 加深感受图形的内在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方法 1、参观法。 2、尝试法。 教具准备 课件、方格纸、正方形白板纸、手工纸三张及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展览导入 课前让学生收集图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思考:这些图案是怎样设计的,它有什么特点? 指名介绍本组中最美的图案,并结合思考说一说它的特点。 二、学习新课 (一)尝试创造: 让学生做第25页第1、2题。 1、鼓励学生用学过的图形设计图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2、交流时,教师对有创意、绘图美观的同学给予表扬和激励。 (二)设计图案: 做第25页“实践活动”题。 1、提出三个步骤: (1)先选择一个喜欢的图形; (2)再确定你选用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 (3)动手绘制图案。 2、分别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创作一个图案后,全班交流。 三、巩固练习 (一)反馈练习: 1、制作“雪花”:第26页第(1)题。 取一张正方形纸,按书上所示的方法对折和剪裁。可以经过多次练习,直到会剪一朵美丽的“雪花”。 作品展示。 2、独立观察并尝试做第26页第(2)题。 (二)拓展练习: 指导第26页第(2)题 “描一描”。 先用一根大头针将一个正方形硬纸片固定在一张白纸上面,再用铅笔沿着正方形四周描一圈,再按照书上的方法进行移动正方形纸,再描一圈,反复进行。 这样一幅美丽的铅笔描画就出现在眼前了 四、全课总结 全班交流各自的铅笔描画作品,选出好的作品互相评价,全班展览。 五、布置作业 六、板书设计: 教学内容 教材第12至26页的内容。物体的对称、平移和旋转。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感知物体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 2、使学生能区分平移与旋转的现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图形沿竖直与 水平方相平移后的图形。 3、体会对称、平移和旋转在图案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学生在方格纸上划出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难点 使学生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能熟练地在方格纸上划出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 2、指导练习法。 教具准备 课件、学具、方格纸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本单元我们都学习了哪些主要内容? 这些知识之间都有什么关系?你能举例说明吗? 二、巩固练习 (一)反馈练习: 1、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对称图形吗?在生活中哪些地方你还见过对称图形,请举例说说。 2、(课件出示)欣赏生活中的对称图形风扇、飞机、拖车、水龙头等画面。 3、谁能说出这些图形有几条对称轴? 4、体会平移和旋转: 指名利用教室内的物体体会平移和旋转,如推窗户,转动阀门等。 5、教师拿出教具和镜子,通过练习让学生体会镜子的特点。 (二)拓展练习: 1、找一找哪些字也是对称的? 2、请你用积木摆出对称图形,比一比看谁摆得又快又好? 四、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为什么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见到对称图形? 五、布置作业 自己做一张要单元的复习题。 六、板书设计 七、课后反思 单元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知两位数的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独立思考、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经历估算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并与同伴交流、解释估算或算法过程。 3.能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知识技能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 2.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一位数乘三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3.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4.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计划课时数:8课时 找规律——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 教学内容: 课本第27页“算一算”“试一试”及第28页“练一练”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景,探索因数是整十熟的乘法计算方法,感受积的变化规律。 2.能比较熟练进行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并能运用这一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两位数成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揭示课题: 1.提问:原来我们学过的乘法都有什么内容? 2.出示课本第27页算一算第一组,由学生独立计算。提问:这道算式的因数都是几位数?板书课题:找规律——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 二、讲授新课: 1.提问为什么50X10=500呢?你是怎么想的?能不能用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说明呢? 生答:50X10表示50个10相加或表示10个50相加,就是500。 教师可以介绍50X10=50X2X5 =100X5 =500 或 50X10=5X(10X10 ) =5X100 =500 2、出示第2、3组算式,学生口答,思考30X20,12X40,120X40的计算过程,然后在全班交流。 3、探索规律: (1)观察三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全班汇报。 (2)小结: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规律:先计算末尾0前面数字的乘法,然后在所得积后面添上被省略的0。 4、练习:30X40 140X30 由学生独立完成,归纳计算程序,明确步骤。 (1)先计算14X3=42 (2)在添上原来因数中被省略的0,即140X20=4200 5、试一试,课本第27页1、2 由学生独立完成,同桌间说一说计算步骤。 三、巩固练习: 1.书上第28页1、2 第2题有多种答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然后由学生独立完成。 2、书上第28页3、4 由学生独立完成,可以列表,也可以写算式。 3. 第28页5 脱式计算,练习、巩固混合运算的基本技能,并注意算式中括号的作用。 一、复习旧知,揭示课题: 1、提问:原来我们学过的乘法都有什么内容? 2、出示课本第27页算一算第一组,由学生独立计算。提问:这道算式的因数都是几位数?板书课题:找规律——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 二、讲授新课: 1、提问为什么50X10=500呢?你是怎么想的?能不能用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说明呢? 生答:50X10表示50个10相加或表示10个50相加,就是500。 教师可以介绍50X10=50X2X5 =100X5 =500 或 50X10=5X(10X10 ) =5X100 =500 2、出示第2、3组算式,学生口答,思考30X20,12X40,120X40的计算过程,然后在全班交流。 3、探索规律: (1)观察三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全班汇报。 (2)小结: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规律:先计算末尾0前面数字的乘法,然后在所得积后面添上被省略的0。 4、练习:30X40 140X30 由学生独立完成,归纳计算程序,明确步骤。 (3)先计算14X3=42 (4)在添上原来因数中被省略的0,即140X20=4200 5、试一试,课本第27页1、2 由学生独立完成,同桌间说一说计算步骤。 三、巩固练习: 1、书上第28页1、2 第2题有多种答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然后由学生独立完成。 2、书上第28页3、4 由学生独立完成,可以列表,也可以写算式。 3、书上第28页5 脱式计算,练习、巩固混合运算的基本技能,并注意算式中括号的作用。 相关链接: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教学设计
|
·语文课件下载
| |||
下载该资料的word文档 (内含完整公式图片)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搜索相关课件』 | ||||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