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单元总复习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第七册) |
||||
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网 → 数学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商城路小学 王艳 复习目的: 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全面达到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复习内容: 一、数与计算: 1、万以内的加减法(笔算) 2、多位数乘一位(口算、笔算) 3 、有余数的除法 4、分数的初步认识 二、量与计量: 1、测量(毫米、分米、千米、吨) 2、时、分、秒 三、空间与图形:1、四边形 2、周长 四、统计与概率:可能性 五、数学思想方法:数学广角(排列与组合) 六、实践活动 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两、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物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口算的分阶段要求 有余数除法 单元结束时 期末 平均错误率 速度 平均错误率 速度 6%以内 8道/分钟 4%以内 10/分钟 教学重点: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四边形以及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时安排: 第1课时:万以内的加、减法 P120 1、2 P124 1、2 第2课时:有余数的除法 P120-121 3、4 P124 3、4 第3课时:多位数乘一位数 P121 5、6 P125 5、6 第4课时:综合复习 P121-123 7—12 P125 7—11 第一课时: 万以内加、减法的整理和复习 小学第一学段只学习三位数的笔算加减法,而第二学段没有安排笔算加减法的内容;也就是说三位数的笔算加减法是小学阶段笔算加减法的最高要求,务必在学生学好,这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进一步学习多位数笔算乘、除法的基础。复习的目的是为了以后更好的学习,因此这节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出发,激发学生对计算的欲望,避免计算的枯燥乏味,但要强化计算技能的训练,让学生掌握好与计算有关的数学知识,通过有针对性、多层次、多方位、多种形式的练习,把与计算有关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学生必备的计算技能,同时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教学内容:万以内的加、减法 P120 1、2 P124 1、2 教学目标: 1、正确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能结合情境进行估算,提高估算意识和能力。 3、理解验算的意义,会进行加减法的验算,初步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 教学难点:连续进位的加法和连续退位的减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共享资源 1、让学生说说三位数在平时生活中有哪些应用?说说你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用到的三位数有哪些? 2、汇集资源 估计学生会说到:人数、钱数、重量、长度…… 二、提出问题,编计算题 让学生根据“人数、代数、重量、长度”等提出用加法或减法解答的问题。 三、系统整理 1、加、减法分别抽1题,(连续进位,连续退位)进行计算(估算) 2、笔算加减法要注意什么? ①计算法则 ②易错地方 ③验算 四、组织竞赛:看谁在规定时间内做对全部题目 五、小医生治病(根据本班学生平时易错的地方) 六、揭示课题,全课总结 七、独立完成书本作业 第二课时: 时间单位、长度单位、质量单位的整理和复习 全面复习已经学过的时间单位、长度单位、质量单位,充分体现知识的全面性、完整性,构建系统的知识网络,同时结合实例让学生体会这些单位的大小和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 教学内容:P122、 9 10 P125 8 教学目标: 建立时、分、秒时间观念,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的长度观念,吨和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它们的进率,并进行简单的计算和估计。 教学过程: 一、重建知识结构 出示一系列不完整的动物知识,让学生感受到计量单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导入:同学们都喜欢动物吗?动物世界有许许多多很奇妙的东西,请看! ①驼鸟是世界上最大的鸟,它不能飞,但奔跑迅速,一步可迈出8( )。 ②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动物蓝鲸,体重相当于35头大象的重量,光它的一条舌头就重约3( )。 ③刺猬熟睡时,几乎不呼吸,把它扔到水里,过30( )的时间再捞上来,它仍然睡着,一个冬眠期能睡200多( )。 2、看完这些不完整的信息,你们有什么想法?(补充完整)。 3、小结并揭题:所有的量都可以用一定的单位来计量,这节课我们一起整理和复习已经学过的时间单位、长度单位、质量单位。 二、突出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本节课复习的概念多、涉及的面广,给知识的系统整理带来一定的难度。 1、整理 ①我们学过的时间单位、长度单位、质量单位分别有哪些? ②怎样整理? ③对刚才的内容,有什么想法吗? 2、感受大小 ①这些时间单位哪个最大,哪个最小?长度单位、质量单位呢?说说什么时候用时间单位?什么时候用长度单位?什么时候用质量单位? ②分别感受1个单位的大小。 ③找一找,生活中1个单位大小的实例。 ④强化:(估计、估测) 1小时、1分钟、1秒钟你能分别做些什么? 什么东西的长度约是1千米、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 什么东西的重量约是1吨、1千克、1克? 3、进率 ①填写: 时—→分—→秒 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吨—→千克—→克 ②强化记忆:如妙用左手五个手指“直观法”巧记长度单位间的进率。 ③单位换算 3千米=( )米 2分米=( )厘米 8000m=( )千米 40毫米=( )厘米 5000千克=( )吨 2小时=( )分 4吨=( )千克 7分=( )秒 4、应用 ①填写合适的单位名称或数。 我的身高是15( ),体重是15( ) 茶杯的高是10( ),书本的厚约( )厘米 汽车的速度是每小时70( ) 大象的体重约( )吨,小明大约每天睡10( ) ②计算 3千米-200米=( )m 7000千克+5000千克=( )吨 2分-20秒=( )秒 ③书本作业 ④选几个单位名称,让学生写数学短文。 三、探究生活问题 1、目测指定实物的长度、重量? 2、说说时间单位的应用? 四、全课总结 第三课时:多位数乘一位数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全单元所学知识进行回忆整理,使学生体验分类总结、归纳整理的方法。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方法,加深学生对其计算方法的理解。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具、学具准备: 实物投影仪、“爱心小屋”展示图、汇报表。 教学设计: 一、分类整理 1、学生自由出题。请全班同学每人出一道多位数乘一位数的题,分排(或分组)全写在黑板上。 2、计算。算出每题结果并板书。可由第二排学生做第一排学生出的题,其他依次类推。 3、分类。师:黑板上这么多题,咱们把它分分类,整理一下,好吗?可以先在小组内商量商量。 4、小组汇报分类结果,并简要说明为什么这样分类。 可能的分类有: ①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估算) 笔算(不进位;进位;有0的乘法) ②多位数乘一位数: 口算、估算、笔算 5、总结注意事项。 师:这些都是我们学过的知识,在做这些题目时,你有什么想要提醒大家的吗? 可能会这样提醒: 我想提醒大家,做估算时要把两位数看成整十数、把三位数看在成整百数来计算。 我要提醒大家注意是:在做“末尾有零”的乘法时,可以用简便算法来计算。 二、发展练习 1、用投影仪出示,教科书第89页上的三道题及小精灵的提问:“你会选择合适的算法吗?” 2、组织学生讨论:各题应选择什么样的算法?并说明选择理由。 3、学生汇报并解答。 4、师小结:学习知识很重要,可学会运用知识更重要。你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吗? 三、“用数学”小组活动 1、谈话明确任务要求。 师:新的一年快要到了,希望小学准备为敬老院的老人们购买一些礼物。敬老院里有9位老人,分别住在3个房间里。几位老师到“爱心小屋”去选礼物,不知道买什么好。你愿意帮助他们吗?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 出示“爱心小屋”展示图。(草图) “都有哪些物品?价钱是多少?” “你准备为住在3个房间里的9位老人们买些什么?你能不能根据你买的东西提一个有关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数学问题?”(将学生们提出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可能的提问:买三台VCD需要用多少钱?买9束鲜花大约需要多少钱?…… 根据同学们提问题的情况,适当给予评价。然后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 活动要求: a、四人商量,选定1—2人问题,由小组长执笔进行记录。 b、讨论解决这一问题用哪种算法最合适。 c、列式解答。推出一名发言人准备向大家汇报。 2、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3、交流汇报。 可能汇报的情况有: 我们想为老人们每人买一把舒服的椅子。我们提的问题是:买9把椅子大约需要多少钱?算式是…… 我们想为老人们买3台电暖器,分别放在3个房间里。问题是:买3台电暖器需要多少钱?带1000元钱够不够? 检查黑板上提出的问题是否都解决完了,如果没有解决的,再集体讨论解决。 4、由学生评选出最佳小组,发小红旗。 四、教师小结 1、今天的活动你喜欢吗? 2、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收获 如果希望小学准备用2000元左右的资金来办这件事,怎样做更合适? 第四课时:综合复习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2、让学生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它们之间的进率,并进行简单的计算和估计。 3、建立毫米、分米、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建立吨的质量观念,知道千克和吨之间的进率;能够进行时间和质量的简单计算和估计。 4、让学生初步认识简单分数的含义,懂得简单分数的大小比较和计算。 教学设计: 一、复习“时、分、秒” 1、结合实例说说时、分、秒在实际生活中的用法。 (1)一节课的时间是40( ),课间一般休息10( ),再加上( )分钟就是1小时。 (2)眨一下眼大约是1( ),呼吸一次约需3( )。 (3)时针从数字2走到数字5是( )时,分针呢? 2、时间的计算。 (1)3时 = ( )分 4分 = ( )秒 (2)一列火车7:52停靠站台,8:05驶出,在站台停留( )分钟。 3、完成教科书第122页的第9题。 二、复习长度单位和吨 1、说一说你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分别用手势比划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有多长。 2、举例说说身边常见物体(或常用到的单位)的长度。 3、进率换算。 (1)1厘米 = ( )毫米 1分米 = ( )厘米 1千米 = ( )米 1吨 = ( )千克 (2)完成教科书第122页的第10题。 三、复习四边形 1、完成教科书第121页的第7题。 (1)、先让学生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 (2)、归纳整理,使学生知道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联系和区别。 (3)、任选一个图形说说什么是周长,并估算出它的周长。 2、完成教科书第122页的第8题。 先引导学生找一找哪些线段属于周长,并用铅笔描一描,再计算出各自的周长,在全班交流订正。 四、复习分数的初步认识 1、完成教科书第123页的第11题。 (1)数一数,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了几个小正方形。 (2)涂一个小正方形,并说说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 (3)涂两个小正方形,并说说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有几种分数表示方法?你是怎么想的? 结合题目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含义。 (4)让学生接着涂完,填在书上,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如何计算。 五、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二十六的第7—11题。 第7题,先引导学生看图观察,彩带的长度与哪些数据有关,待学生理解题意后,再让学生独立解答。 第8题,先让学生从情境中提炼信息,叙述提意,然后解答交流。 第11题,属于排列,每个人都有可能出石头、剪子、布,共有9种可能。 相关链接: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教学设计
|
·语文课件下载
| |||
下载该资料的word文档 (内含完整公式图片)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搜索相关课件』 | ||||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