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余数除法例1,例2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第五册) |
||||
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网 → 数学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课题 有余数除法例1,例2 课时 第1课时/共5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目 标 1、掌握用竖式表达表内除法和有余数除法的方法。在操作中理解竖式每一步的含义,并能对除法作出合理解释。 2、在具体情景中让学生经理有余数除法的过程,理解余数的含义,建立有余数除法的概念。 3、结合生活情境,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的长除法。 难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方法准备 学生准备圆片20个 教学过程及内容 个人二度备课与即时反思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二、解决问题,抽象出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 问题一:15盆花,每组摆5盆,可以摆几盆? 1、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计算 2、全班交流,说一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3、教学竖式 (1)、学生尝试列竖式 (2)、认同除法竖式的一般列法,询问有没有看不懂的地方。 (3)、体会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 A、用圆片代替盆花师生一起在黑板上摆一摆 B、 观察竖式,尝试理解竖式的每一步含义。 C、交流解惑。 D、仿写除法竖式 三、动手操作,建构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问题二、16盆花,如果每组摆5湓,结果会怎样? 1、学生活动:用圆片代替盆花在桌子上摆一摆,结果用竖式表示。 2、结合学生的操作活动理解竖式每一步的含义。 3、揭题:有余数除法 4、学生试写横式 5、思考: A 如果有17盆话,每组摆5盆花,最多可以摆几组?还多几盆?如果是18盆呢?你是怎么知道的?算式怎么写?先在头脑里摆圆片,再列算式。 B 现在有21盆话,每组摆5盆,最多可以摆几组?还多几盆?你能列竖式计算吗? C 交流、评价。 6、小结 四、生活应用 看同学们学得这么好,小精灵想带同学们去运动会看看,用所学的知识帮他解决一些问题,好吗? 五练习 1完成书本第51页的做一做 师生校对正确填写形式 2出示小黑板:老师给你20元钱,请你给运动员们再去买几瓶矿泉水,已知每瓶矿泉水3元,能买几瓶,还剩几元? 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10月14日 《课堂》P22 选做《特训》P33-34 1-5 作 业 布 置 教学整体反思 本节课是表内除法的延伸,属下位学习,教学中我主要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余数,认识余数。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通过直观形象的教具展示、学具操作、游戏、自我探究等形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来构建新的知识体系,给学生以成就感。恰如其分地体现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同时课堂中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整节课多数是让学生在动手中认识余数,得出结论。这节课刚开始时是小组平均分小棒,在学生动手操作分完所给的小棒后,教师让学生仔细观察表格,把分的几种情况进行比较,并分类。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得出结论:每组把小棒平均分后有两种不同的结果,一种是没有剩余,一种是有剩余。学生从“小棒开始初步感知了“剩余”,到形成结论得出概念,突出了“剩余”的概念,培养了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和比较能力。为下面进一步学习余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认识余数后引出除数比余数大时,不是我告诉学生这规律,而也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动手圈。在圈一圈,猜一猜的过程中学生总结出了除数比余数大的规律。整节课学生动手、动嘴、动脑,真正参与了活动的全过程,借助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形成数学概念。在自主、合作、讨论中学生自己去交流、去沟通、去互动、去思考,使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了“余数”概念的表象支撑,为抽象出“余数”概念打下了基础。 但是这节课在实际教学的过程时,对比教案来讲,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由于在某些环节中用的时间过多,致使一些应该有的教学环节没有进行。如:数手指的游戏、有趣的思考题等很有特色的教学设计,均由于时间的关系没有进行,比较遗憾。因此,这次的教学活动,是给我敲了一个很及时的警钟,鞭策我在今后的备课乃至教学过程中要本着认真、虚心的态度,塌实朴实地搞好教学工作,是自我驾驭教材,驾驭课堂的能力更进一步。 相关链接: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教学设计
|
||||
下载该资料的word文档 (内含完整公式图片)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搜索相关课件』 | ||||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