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对称图形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三年级第六册) |
||||
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网 → 数学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课题 教时 二 1 (7) 学 习 目 标 1、让学生观察、欣赏民间艺术的剪纸作品,以及服饰、工艺品与建筑等图案,感知显示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对称现象。 2、通过“折一折,剪一剪”“猜一猜,剪一剪”“画一画”和图形分类等操作活动,使学生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学 习 重 点 认识对称现象,绘制对称图形。 过 程 与 方 法 教 师 活 动 一、组织活动,揭示课题 1、教师动手操作,学生认真观察。引导学生观察自己所带的纸,告诉学生:这些都是平面图形。 (1)教师取一张白纸、对折。 (2)在白纸的一边画上一个图案。(如图1) 二、认识对称图形 1、展示民间剪纸艺术。(出示课本上剪纸图) 3、认识对称轴。 (1)告诉学生,刚才对折时出现的折痕,是这幅图的对称轴。对称有什么功能呢? (2)把图形沿着对称轴对折,发现对称轴左右两边的图形完全重合。 4、猜一猜,剪一剪。(课本12页的下半页部分) 5、看一看,说一说。 考察学生是否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并根据特征把图形分为对称图形和非对称图形两类。 出示图形 三、课堂活动 1、课文第13页“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图形是对称的?” 2、课文第14野“试一试”的第1、2和3题。 四、巩固练习 1、课内外作业。 课本第14页“试一试”的第4题。 2、选用作业。 五、作业设计 1、给对称图形打“√”。 学 生 活 动 学生观察。 学生动手折纸。 各人取出一张纸,对折,并画上图案(参照课文)。 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说说折纸后自己的发现。 用剪刀剪下图形,再打开。 (3)让学生自己试一试。 (1)课本第13页的上半部分内容。 除琴外,其他都是对称图形,因为琴把上4个把儿不对称。所以不能算是对称图形。 (2)判断并分析。 学生独立完成; 板书设计 轴 对 称 图 形 教学反思 学生在课前的准备工作做得比较充分,已经初步了解了如何在剪纸的过程中利用对折剪纸。 课题 镜子中的数学 教时 二 1 (8) 学 习 目 标 1、通过具体活动,让学生结合活动内容和具体实例,感知镜面对称现象。 2、通过实际操作,让全体学生经历探索镜面对称现象的一些特征的过程。 3、逐步发展学生空间知觉和空间观念 学 习 重 点 镜面对称的特征 过 程 与 方 法 教 师 活 动 一、讲故事,引入新课 1、讲《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 猴子在路边散步,看到天空高挂一轮圆月;猴子走到井边,发现井边有一轮圆月,猴子以为天上的月亮掉到了井里;猴子大声叫喊,同伴扛来长长的网兜。众猴子怎么也捞不出“月亮”。 问题:“这是什么原因?” “在生活中,你们好有没有发现类似的现象?” 2、揭示课题。 (1)总结,说明以上几种现象的特征。 (2)板书课题:镜子中的数学。 二、组织活动 1、教师示范。 (1)在黑板上贴一个大的黑体字——“王”的一半。 (2)把镜子放在虚线上(对称轴),让全班学生观察镜子里的图形和整个图形。 2、试一试。 第(1)题: 三、巩固练习 1、课内外作业。(课文第18页“练一练”的第1、2、3题。) 第2题: 2、实践活动。 让学生收集一些对称的图形、图案和照片,在班里展览。 会剪纸的学生,自己动手剪一些简单的作品。 四、作业设计 1、把镜子放在虚线上,看看整个图形是什么,再画出另一半。 学 生 活 动 (不是月亮掉到井里,而是井水倒映出月亮。) (照镜子时,出现的现象;光滑的地板也会出现倒影等。) (3)让学生说一说看到了什么?有什么发现?(看到“王”字,镜子里的图形是镜子外图形的对称图形。) (4)让学生试一试。 说一说,看到了什么。 在书上画出对称图形。 说一说,这条虚线在对称图形中称什么? 第1题:(1)先让学生猜一猜,并打上“√”;(2)用镜子来试一试,进行验证。 让学生按题目要求试一试。 把镜子所放的位置画出来。 说一说,这条线是什么。 板书设计 镜子中的数学 《猴子捞月》 把镜子放在虚线上,看一看镜子里的图形和正个图形。 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中,学生的学生兴趣非常之浓,究竟原因是因为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和学生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相联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相关链接: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教学设计
|
·语文课件下载
| |||
下载该资料的word文档 (内含完整公式图片)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搜索相关课件』 | ||||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