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学年度上学期三年级数学科教案第三单元千克﹑克﹑吨 (北师大版三年级第五册) |
||||
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网 → 数学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主备人:姜焕丽 【教学要求】 本单元主要让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吨,教材安排先认识千克和克,再认识吨。最后安排了“搭配中的学问“的内容。 【教学目标】: 1、掌握克、千克和吨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单位间的换算。 2、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吨,了解克、千克、吨的实际质量,了解用秤可以称物体的轻重。 3、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克、千克、吨有关的简单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难点】: 1、建立1克、1千克,1吨的质量概念;掌握克、千克、吨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2、让学生通过实践、观察、推算,初步建立质量单位的观念,引导学生掌握质量单位之间的进率和换算的思考方法。 【课时划分】共3课时 1、千克、克、吨………………………………………2课时 2、搭配中的学问………………………………………1课时 1、千克、克、吨 第一课时:千克和克的认识 【教学内容】 课本第18—19页例题,第20页“练一练“第1、2题,”“实践活动”和“想一想”。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建立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 2、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地行简单的单位间的换算。 【教学重、难点】 1、建立1千克、1克的概念;估算出一些物品有多重。 2、建立1千克、1克的概念。 3、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中获得丰富的体验,初步建立质量单位的观念。 【教具准备】 1、电脑课件,体重称,若干袋绿豆(每袋200克),若干台天平。(按小组定袋数和台数)。 2、每个学生准备两袋盐,一些硬币,纽扣,一个弹簧秤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轻重。 1、游戏导入。(学生台前做“背一背”游戏) 2、实践体验。(让学生掂一掂桌上的物体,感受轻重并互相说一说。) 二、实践体验,建立概念 1、认识秤。提问:要知道物体有多重,可以怎么办?(指名答) 让学生说一说看到哪些秤,(老师粗机出示各种秤的实物和图片)。(也可电脑显示),如天平、电子秤、弹簧秤、磅秤等。最后教师介绍本节课用的台秤和天平。 2、认识千克 (1)称一称(知道两袋盐正好重1千克)。 (2)掂一掂(两袋盐的质量,感受1千克有多重) (3)估一估 让学生拿出一个塑料袋装苹果,掂一掂,估计一下大约几个苹果是1千克,然后再称一称,并说说1千克大约有几个苹果? (4)猜一猜。 出示1千克棉花和1千克铁。让学生猜出哪个重?然后称一称验证。学生再次感知1千克。并知道物体体积大不一定重。 (5)拎一拎2千克一袋的米,感受2千克的质量。 小结: 让学生以千克为单位说说生活中熟悉的物品和质量。教师指出生活中常用千克做单位表示物体有多重。 1、认识克。 让学生感受建立比千克要小的质量单位的必要性,通过参照认识千克的教学过程,让学生称,找、掂、说等活动感受建立克的质量观念。教师可以用天平帮助学生称,主要让学生感受一些常见物品的质量。如:一枝铅笔约10克,1个鸡蛋约50克。 2、单位换算: (1)理解1千克=1000克。 提问:千克与克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1000克=1千克 (2)教师指出:国际上通用字母Kg表示千克,g表示克。 三、巩固练习。 四、小结。 说一说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六、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吨的认识 【教学内容】 课本第21页例题和“练一练”第1——3题及“数学故事”。 【教学目标】 1、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吨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吨的质量观念。 2、掌握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单位间的换算。 【教学重、难点】 1、“吨”的质量观念的建立;掌握1吨=1000千克。 2、认识和明确“吨”的实际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我们学过计量物质量的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2、举例说明哪些物体的质量约是1克,1千克。 3、8千克=( )克 4000g=( )Kg 200克=( )千克 3Kg=( )g 二、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课件出示1头大象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猜一猜大象的质量,然后引出质量单位“吨”。大象说:“你知道我有多重吗?” 板书:吨的认识 三、探索新知 (1)哪些物体的质量是1吨呢?(出示课件或图片) ①出示1头水牛350Kg的情境,让学生通过看推算3头水牛的质量。 350×3=1050Kg 3头水牛大约重1吨。 ②出示一桶油100Kg的情境,让学生推算10桶油的质量。(方法同上)。 ③出示我们每人大约重25千克的情境,让学生推算40人的体重。 (2)合作探究 课件出示:一箱苹果质量是10千克;一付哑玲质量是5千克,一袋大米质量是100千克,1头牛的质量是350千克。 小组讨论:( )个( )的质量是1吨。 学生回答:100箱苹果是1吨; 200付哑玲是1吨; 10袋大米是一吨 ; 3头水牛是1吨; (1)千克、克和吨之间有什么关系? (2)探索进率:(小组把合作把学过的质量单位按一定顺序排列) ①吨、千克、克(从大到小) ②克、千克、吨(从小到大) 吨和千克之间的关系:板书: 1吨=1000千克(指名回答) 同时指出“吨”可用字母“t”表示,所以1t=1000Kg(板书) (1)练习。 4吨=( )千克 6000千克=( )t 8000Kg=( )t (3)在什么情况下要用吨作计量单位? ① 请学生举例说明。 ② 出示课本第21页说一说情境图。(第一幅图和意思是:一座桥最多能承受5吨的质量。) 四、巩固练习。(学生完成第22页“练一练”的第1、2、3题)。 五、布置作业。 六、小结。 搭配中的学问 【教学内容】 搭配中的学问题——“配菜” 课本第26页“配菜”的教学内容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搭配活动,训练学生有序思考能力,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自我创造能力及合作学习能力。 2、感受数学和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3、渗透排列、组合数学思想。 【教学重、难点】 1、训练学生有序思考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2、使学生有序的思考问题。 3、通过让学生借助“学具”,“画搭配的路线图”、画表格等活动,逐步抽象出有序的搭配方法。 【教具准备】 1、电脑课件(搭配中的学问“有关情境图片”) 2、用几张硬纸片分别写上排骨、鱼、豆腐、油菜等词语。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引入课题。 提问:从情境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认识平时吃的菜中哪些属于浑菜?(鸡、鸭、鱼、肉等。) 哪些属于素菜?(白菜、冬瓜、丝瓜、青菜等) 2、控索方法: (1)获取信息 引导学生发现星期三菜谱中荤菜有两种:排骨、鱼、素菜两种:豆腐、油菜。 (2)提出问题 要满足“一荤一素”,星期三有几种不同的配菜方法? (3)小组讨论,展示不同的配菜方法; 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搭配方法。 ①有四种不同配法:牛排配豆腐、牛排配油菜、鱼配油菜、鱼配油菜。 ②有四种不同配法:豆腐配牛排、豆腐配鱼、油菜配牛排、油菜配鱼 3、指导看书(课本第26页中的搭配图)。 学生知道:①画路线搭配法。 ②画表格搭配法。 三、巩固练习(让学生完成第26页“星期五的配菜问题。) 四、小结: 要求学生在搭配中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进行,要有序地思考问题,这样不会出现重复和遗漏现象。 五、布置作业。 相关链接: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教学设计
|
·语文课件下载
| |||
下载该资料的word文档 (内含完整公式图片)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搜索相关课件』 | ||||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