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小学二年级数学科目集体备课教案认识乘法 (苏教国标版二年级第三册)

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网数学教案教学设计 手机版


 

2009年9月1日

课题:认识乘法 本课初备 课时 共三课时,本课第1课时 个人复备栏

朱殿祥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几个相同的数相加还可以用乘法计算的学习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和区别;能正确地写、读乘法算式,知道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通过加法算得乘式的积。

2、使学生在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求几个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并根据数学问题列乘法算式的活动中,培养有条理地思考思考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1、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和区别

课前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了加法和减法,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算法,这就是乘法,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

二、新授

1、教学例1。

(1)出示例1图

(2)提问:图中几处有小白兔?每处有几只?一共有几个2只?求一共有多少只小白兔怎样算?

    板书:2+2+2=6(只)

图中几处有小鸡?每处有几只?一共有几个3只?求一共有多少只小鸡,怎样算?

板书:3+3+3+3+=12(只) 

(3)老师指着算式提问:

这两个算式里加数分别都是几?是几个几相加?的多少?

(4)小结:求小白兔一共有多少只?就是求3各只一共是多少,可以永各连加来算。求小鸡一共有多少只,就是4个3只一共是多少,可以用4个3连加来算。

2、教学“试一试” 新课标第一网

(1)出示试一试(1)

先让学生看图数一数有几个几,然后摆,边摆边说1个2,2个2……最后填在书上。

(2)第2题

让学生直接摆出3个4根,然后指着小棒4个4个地数一数,最后填一填。

三、认识乘法

1、教学例2

(1)出示例2图

观察图,并说一说:你能求出一共有多少台电脑吗?可以列成怎样的算式?它表示几个几相加?(板书 :4个2)         

(2)、认识乘法

老师说明:像这样几个相同的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板书课题:认识乘法)

4个2相加得8,还可以用乘数计算,写成2×2=8,像2×4=8这样的算式,是乘法算式,这个符号(“指×”)叫乘号(板书:乘号),可以这样写(示范写“×”)。“2×4”和2乘4”。

(4)4个2相加得8,不仅可以写成2×4=8,还可以写成4×2=8,谁会读这个算式);

乘法算式和加法算式一样,各部分都是有名称的,谁先来说说加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学生答老师板书:2  +  2  +  2  +  2  =  8           

            (加数)(加数)(加数)(加数)(和)

老师说明:在乘法算式中,等号前面的数叫乘数,等号后面的数叫积。

板书:4  ×  2  =  8

   (乘数)(乘数)(积)

同桌同学互说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谁能说说2×4=8这一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5)老师小结:求一共有多少台电脑,就是4个2相加是多少,不仅可以用加法计算,而且可以用乘法计算,可以写成“2×4=8”或“4×2=8”,读作:“2乘4”,4乘2“,等号前面的叫成熟,等号后面的叫积。

2、教学第2页“试一试“

(1)学生观察图,数一数有几个4,并填一填。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解答,老师巡视,了解学生解题情况,辅导有困)难的学生,集体交流。

(3)讨论;求4个5的和是多少,哪种写法比较简便?

三、完成“想想做做“

1、完成“想想做做”1

(1)出示第1小题图,提问:1盒有多少枝?有几盒?求一共有多少枝,就是几个几?

学生填空独立完成

(2)学生独立完成第2题,集体交流时着重提问这道题是求是几个几朵?

2、完成“想一想做做”2

(1)用圆片摆一摆,每堆摆2个,摆4堆,指名回答,摆了几个几?

学生独立写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两道乘法算式,集体交流。

(2)用圆片摆一摆,每堆摆4个,摆2堆,指名回答:摆了几个几?

学生独立写出加法和乘法算式,集体交流。

  3、完成“想想做做”3

读出乘法算式,再说出乘数和积各是什么。同桌同学先互说,再指名口答。

4、完成“想想做做”4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

板书设计:

认识乘法

4个2相加,可以写成:

   4  × 2  =  8     或   2  ×  4   =  8  

 乘号              乘数    乘数   积 

练习设计: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吴兆和  朱殿祥  陈志海  闵燕妮  凌加宝  徐文兰

 

开发区小学 二 年级 数学 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2009年9月1日

课题:认识乘法 本课初备 课时 共三课时,本课第2课时 个人复备栏

朱殿祥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加强对对乘法意义的认识,并能灵活运用乘法。

2、进一步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的联系,能自觉地在练习中把两者有机结合统一。

3、能熟练读、写乘法算式,并加强对乘法各部分名称的认识和理解。

重点难点:

加强加法和乘法之间的沟通,深入理解乘法的意义,并能熟练运用。

课前准备:

光盘、小棒

教学过程:

谈话: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新朋友——乘法,你们喜欢这个新朋友吗?下面老师要来看看哪个小朋友记性最好,通过一次见面就记住了新朋友的特征,谁愿意试试?

一、复习旧知,导入练习

1、学生介绍,老师适时板书xkb1.com

回顾要点

(1)“几个几相加”可以写成简便的乘法算式,乘法算式的意义 就表示“几个几相加”

(2)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以及各部分的名称

(3)计算乘法算式的积时可以想加法算式。

2、小结:小朋友友真厉害,记住了新朋友的这么多特征。我们知道了这个新朋友原来是以前的老朋友“加法”变来的,乘法表示“几个几相加”,下面我们和加法、乘法这两个好朋友一起来做游戏好吗?

二、实践操作

摆一摆

3个2

(1)学生独立摆,同桌检查

(2)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3)说说两个算式的意义。

(4)追问:你是怎么计算出乘法算式的结果的?(为什么只要想加法算式就可以呢)

2个5,5个2

每题过程同上,

讨论:为什么摆出的小棒不一样,写出的加法算式也不一样,可是写出的乘法算式却一样呢?

读一读写的乘法算式,并说说各部分的名称。

三、巩固练习

1、出示练习一第2题、第3题。

(1)四人小组:独立完成

(2)交流汇报: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分别是如何得到的?进一步结合图分析两个算式的意义。

2、出示练习一第4题

(1)四人小组:独立完成。

(2)交流汇报:这题和第2、3题有什么区别?没有了加法这个好朋友,怎么得出乘法算式呢?说说每个乘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3、出示第5题

(1)独立完成

(2)同桌检查:读一读乘法算式,说说各部分名称以及每个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板书设计:

练习一

练习设计: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吴兆和  朱殿祥  陈志海  闵燕妮  凌加宝  徐文兰

 

开发区小学 二 年级 数学 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2009年9月1日

课题:认识乘法 本课初备 课时 共三课时,本课第3课时 个人复备栏

朱殿祥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从简单的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并根据数学问题列出乘法算式,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在初步认识乘法并应用乘法的过程中,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重点难点:

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并能列出乘法算式解决问题。

课前准备:

光盘

教学过程:

一、沟通加法、乘法的联系

第一组练习:

3+3+3+3=□×□    5+5=□×□

6+6+6=□×□      4+4+4+4+4=□×□

完成算式,并说说等号左右两边算式表示的意义。

你发现了什么(形式不同,意义相同)

小结:乘法是由加法而来,是比加法更简便的形式,它们表示的意义都相同,都表示“几个几相加”

第二组练习

3个5相加7个2相加2个4相加

(1)写出乘法算式,并计算出结果。

(2)追问:你是怎样算出结果的?为什么可以通过加法来计算?

二、练习

1、出示第6题

第(1)小题,

(1)用自己的话说说图意;

(2)完成图右边的填空;

(3)完成算式:2×3=6(个)或3×2=6(个);

(4)提问2、3、6分别表示什么?2×3或3×2表示什么?

(5)6是怎么得来的呢,除了看图还有别的方法吗

第(2)小题,步骤同上,同桌交流,说说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以及是如何得来的。

2、出示第7题

(1)用简练的语言表述图意

(2)追问:也就是“几个几相加”呢

(3)独立列式:2×4=8(个)或4×2=8(个)。

(4)分析乘法算式

3、出示第8题

(1)独立完成算式

(2)汇报交流

4、出示第10题

(1)小组讨论:找出“几个几”并完成在书上。

(2)汇报交流:板书2个64个2

(3)猜一猜:几个几分别表示图上的什么?

根据黑板上的“几个几”分别列出乘法算式。

(4)全班交流:结合图意说说每个乘法算式的意义。

三、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练习一



练习设计: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吴兆和  朱殿祥  陈志海  闵燕妮  凌加宝  徐文兰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下载该资料的word文档
(内含完整公式图片)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搜索相关课件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