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008年修订版)测量长度 (西师版二年级第三册)

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网数学教案教学设计 手机版


 

估一估

量课桌

。。。。。。

2米作单位量长度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

2.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

3.通过合作,学生能用米尺度量整米长度的物体,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1米的实际长度.

用米尺较准确地量较长物体的长度.

学具和教具

1米长的卷尺、尺或折尺.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问: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都学会了什么知识?(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2.厘米是个长度单位,它可以用来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3.我们还学会了以厘米做单位画线段的方法.)

2.师:请大家用手比一比,1厘米大约有多长?

新授课

1.认识米

导入谈话:看来,大家厘米的知识掌握的都不错,老师这有一道小难题.谁愿意到黑板前面来解决这个问题?

抛出问题(老师事先给学生准备好一把量程为12厘米的刻度尺)

A.请你用老师提供的尺子来测量黑板的长度。并把测量结果告诉大家。

B.在测量时,你有什么问题,或有什么想不通的地方,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3)学生提问题.(如A:这把尺子也太短了,量这么长的黑板太费劲.B:有没有比厘米长一些的单位.)

(4)师:谁能回答这个同学提出的问题?s

(5)师: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者距离,如操场的两边相距多远,通常用米作单位.(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学习认识米、用米量.补充:米可以用字母“m”来表示.

(6)出示米尺,观察米尺有什么特点.(米尺的刻度都是以10厘米为单位的)

(7)让学生拿着自己带来的1米长的卷尺到讲台前来和教师的1米直尺比一比,体验不同的尺子上1米的长度是相同的(在这里误差可以忽略不计).

2.用米量

(1)实际体验.请同学们互相用自己带来的卷尺量一量,把两臂伸开,看一看到什么地方是1米;

(2)再次体验.两人再互相量一量身高,从地面到身体的什么部位是1米,看看你的身高比1米高出多少?

(3)以小组为单位,量出1米,2米……给大家看.

3.教学厘米和米之间的关系

(1)初步质疑.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厘米的认识,同学们用两个手指比一下,1厘米有多长呢?教师在黑板上1米长的线段的上面画出1厘米.

师:1米有多长呢?同学们可以用两手比一下.

师:那么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2)教师出示一把木制米尺,这是一把米尺,它的长度正好是1米.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这把尺上有多少厘米.10厘米、20厘米、30厘米、……、100厘米.

(3)请同学们看看自己的卷尺,1米里面是不是也有100厘米呢?

(4)教师在黑板1米长的线段上,以10厘米为单位,分成10份,再次问:谁来说说,1米等于多少厘米?(板书:1米=100厘米)

(5)教师出示卷尺.说:量比较长的距离,一般用卷尺.用卷尺量物体的长度时,一定要从物体的一头开始,尺子要拉直,再看另一端在尺子的什么刻度上,这样才能量出准确的长度.

巩固练习

1.选择合适的单位.

我们的教室长6(),黑板长2().

小明身高124(),课桌高90().

2.操作性练习.

(1)两人互相量身高,是____米____厘米.

(2)分小组合作测量,4个人用1米长的卷尺,合作量教室里感兴趣的较长物体的长度,测量后进行汇报,交流.(如:教室前后黑板的长;教室地面的长、宽,四周墙壁的长等.)

四、归纳质疑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都有些什么收获?

测量与统计

活动一:

(1)量一量家人的身高,记录下来.

(2)交流每个家庭的身高.

(3)把各个家庭成员的身高分类汇总制成统计表.(教师要加强指导)

表一:学生身高统计表;表二:妈妈身高统计表;表三:爸爸身高统计表.

(4)综合分析三个统计表,看有什么发现?

(可能:父母身高越高,子女的身高相应的也越高.)

活动二:

(1)测量学生们的体重,制成统计表;

(2)与身高统计表一起进行分析,看身高与体重之间的关系.

(身高与体重呈正比,即身高越高,体重也相应的越重.)

(3)根据统计数据可以提出一些什么建议?

(建议超重的同学减肥;建议不达标的同学注意饮食习惯,不挑食.)

认识米用米量









认识米用米量

1厘米长的线段

1米长的线段

1米=100厘米

教学数学实践活动 (小小测量员)

白腊苗族乡新店小学 朱容

教学内容

教材p68-69页    用m dm cm量长度。

教学目标

1.在实践活动中巩固测量的方法,同时能灵活运用测量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求大树的高度,引导学生探索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方法,通过“测一测”、“问一问”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鼓励学生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中所包含的数学知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从而认识数学知识的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认识数学知识的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

卷尺

一、提出活动总要求

今天我们在学校操场上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要求同学们运用测量的有关知识来完成下面 活动。

l.用步子测出操场的 长度。

2.用步子篮球场的一周 长度。

3. 估计旗杆的高度、测量乒乓台的长和宽等。

二、分组要求

全班学生按学习小组分成八个小组,分别依次完成上述三项活动。

三、教师引导点拨

(一)用步子测出操场的 长度。

1.提出要求:你们能想办法测出操场的长度吗?让学生各抒已见。

2.组织讨论:让学生排除一些复杂或不够现实的设想,选择较方便又实际的方法。

(二) 用步子篮球场的一周 长度

1.提出要求:你们能想办法测出操场的长度吗?让学生各抒已见。

2.组织讨论:让学生排除一些复杂或不够现实的设想,选择较方便又实际的方法。

3.实际操作。

(三) 估计旗杆的高度、测量乒乓台的长和宽等。

1.介绍情况: 学校操场设施,那些可以进行测量。

2.提出要求:你们能测量这些物体的长和宽吗?

3.指导实践。

四、小结评价

1.让学生交流所用的方法和测得的结果。

板书设计

教学1、分一分

第一课时

鲁晓洪        荞田完小

教学内容

教材第71页例1、例2,72页课堂活动第1、2题。

教学目标

1、在“分一分”的活动中,经历不同分法的过程,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会小组合作学习。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平均分”的意义。难点: 体会到分类方法的多样性。

教学准备

小棒、五星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出示70页情景图,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谈话导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教师在黑板上贴出6个★

问:把它们分成两堆,你有哪些不同的方法?

生汇报自己的方法,并在黑板上贴一贴:

★    ★★★★★

★★    ★★★★

★★★    ★★★

(2)引导学生对比三种不同分法,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生:前面两种方法分的两堆都不一样多,而第三种方法两边都是3个,是一样多的。

(3)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4)练习。

完成72页课堂活动第1题。

先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一分,再说说有几种分法,哪一种分法是平均分?

2、教学例2。

(1)让学生在书上圈一圈,每盘放6串,可以放几盘?每盘放2串,又可以放几盘?

(2)小组内探讨:还可怎样平均分?

(3)问:能不能快速知道可以平均分成几份?举个例子。

生:因为18里面有3个6,所以每盘放6串,就可以3盘。

让学生明白,平均分成多少份,就是去看这个数里面有几个几?

(4)分一分,圈一圈。

引导完成73页第2题。

三、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    ★★★★★

★★    ★★★★

★★★    ★★★(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教学白腊小学教案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下载该资料的word文档
(内含完整公式图片)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搜索相关课件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