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全册集体备课0的认识 (苏教国标版一年级第一册) |
||||
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网 → 数学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课题 教学内容:课本第10页的例1、例2、例3,课堂活动第1——4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使学生知道“0”的两种含义:没有的含义和起点的含义。 规范0的写法,使学生规范整洁地书写0。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来感知学习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想像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和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投影仪,跳远起点条和一把长米尺。1——5的数字卡片。 谈话导入。 师:老师带来了一位好朋友,看看,他是谁?(利用投影仪出示例1,同时指导学生翻开课本第10页) 师:从图中你能看出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吗?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图的意思。) 新授。 教学第一种含义。 揭示第一种含义:什么也没有。 师:东东原来有几个气球?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生:用数字2表示。(边说边举出数字卡片2。) 师:后来,东东的气球全飞走了,用什么数字表示呢?(是根据课堂中学生的情况进行教学。) 师:气球全飞走了,一个也没有了,可以用数字“0”来表示。 (教师板书:0的认识。) 发散思维,充分想像。 教师竖起2根手指,问:这可以表示数字几? 师:老师握起拳头,一根手指也没有竖起来,这时指头的个数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大家能想办法用桌上的文具、书包里的书或其他东西表示“0”吗? 学生充分联想,利用手里的一切东西来表示“0”。 出示直尺,揭示第二种含义。(例2) 揭示第二含义——起点。 出示直尺,让学生观察。 师:直尺上也有“0”,看看“0”在哪儿?在几的前面? 学生从前往后读0——5,体会数越大离0越远。 师:利用这个原理可以用直尺量东西的长度,这时“0”就表示起点,要用“0”对齐物体的一端,看另一端到了数几,达到的数越大,物体的长度就越长。 (知道学生试着比较铅笔和橡皮擦的长度。) 师强调:量东西的长度时,“0”就是表示起点。 学生活动,体验起点。 师:见过跳远吗?“0”也可以表示跳远的起点。 教师可以用长米尺示范性地量,说出大概远近,强调:尺子的0起点要对齐跳远起跳的0起点。 (事先在教室的前面地上贴上“0”起点纸条。) 指名学生到教室前面从老师设好的“0”起点起跳,比赛跳远。 说说怎样比才公平。(起点一样,都从0起点跳才公平。) 教学书写0。新课标第一网 观察0的写法,说说要写好“0”应注意什么? 教师边总结边示范写“0”。 学生跟着书空。然后全班同学在书上第10页描写“0”,最后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业,全班同学评价谁有缺点。 课堂活动 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第10——11页的第1、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订正。) 说一说。师:想想生活中,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0,它表示什么意思? 数方格填空。 学生独立填空。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从上往下,你发现了什么?从左往右,从右往左,你又发现了什么? 小组汇报交流。 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课题 1——5的认识之1——5各数的数、说、认 教学内容:课本第7——8页的例1、例2、例3,课堂活动的第1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使学生学会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1——5各数,建立初步的数感。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操作学习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与同伴互相交流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1——5的数字卡片,5个小圆片,5根小棒。 从现实中抽象出数。 数一数,说一说。 出示例1,引导学生观察,图上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做什么? 认读1——5各数。 根据学生所说数字贴出卡片1——5,学生认读。 师说数,生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 反馈实践。 师说数,生摆小棒。 你还能用其它方式表示吗? 感知数的顺序。 摆小圆片,边摆边数,逐步感知1——5的顺序。 整体感知。 出示点子图,打乱顺序摆在黑板上,师:大家来给他们排排队,先在小组里商量商量。 小组讨论后,请一个小组上台摆摆,并说说理由。 摆好后提问:5的前面是几?3的前面一个数和后面一个数各是几? 让学生从1数到5,再倒着数一遍。 开放性活动。 引导学生看书本第8页的例3。师:例3中的“2”表示什么? 联系生活,丰富联想。 师: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事例能用1——5表示?用你自己的话告诉你周围的小朋友。 猜谜游戏。 师生互动:这个书在2的后面,可能是几呢? 小组互动。 摆自己喜欢的图形,告诉小伙伴你用什么摆的,用了几个。 总结。 这节课你学了哪些知识?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相关链接:教学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教学设计
|
·语文课件下载
| |||
下载该资料的word文档 (内含完整公式图片)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搜索相关课件』 | ||||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