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西师版三年级第五册) |
||||
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网 → 数学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教学内容】西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7页例1。 【教学目标】 1.能运用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使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学生思维, 3.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理解“至少”“最多”的含义,并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 请学生介绍自己家乡好玩的地方,老师结合大屏幕介绍自己家乡的“重庆野生动物世界”。并欢迎大家到永川来玩。(“重庆野生动物世界”是目前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特大型主题动物园,占地5000亩,分为6个功能区。先后从全球五大洲14个国家引进各种珍稀野生动物430余种,3万余只,其中,国际和国家重点保护动物260种、1万余只。) 二.探究新知 (一)新课教学 1.创设情境,引出并解决例题。 师:既然大家都很想去玩,为了下次大家去的时候能有一个充分的准备,今天曾老师就带领我们XX学校三年级的同学来感受一下整个游览过程好吗?不过在游览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大家有信心把这些问题解决掉吗?(有) 师:今天我们就来一边逛动物园一边解决数学问题。(板书课题) 课件出示相关图片。师介绍:进入景区后,我们一般会首先选择乘坐景区内的免费大巴游览车行区,游览完车行区后,我们将进入步行区自由参观。但是,由于步行区里有的景点与景点之间的距离都比较远,所以我们可以选择乘坐电瓶车。(出示电瓶车图) 师:现在我们遇到了景区内的第一个问题——请大家仔细观察大屏幕,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我们三.一班共有48名同学,每辆车限乘7人。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得到这些数学信息后,你最想知道什么? 生:…… (若生未提出想要的问题)师:大家看看,这辆电瓶车能把咱们48名同学载完吗?(不能)那你还想知道什么? 生:A一共需要几辆车?、B至少需要几辆车? A方案: 课件补足问题:一共需要几辆车? 师:你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生独立解决) (要求:完成后再和同桌或前后桌的同学交流,看看他们的想法和你一样吗?) 师指名汇报,生说算式,师板书。 师:说说你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要用48÷7?(看48里面有几个7,就需要几辆车。)那48里面有几个7?(6个)所以需要几辆车?(6辆)那为什么还要加1? 生:虽然48里面只有6个7,需要6辆车,但是根据我们平时的生活经验,剩下的6个人也要坐一辆车。 师:大家同意他的解题思路吗?谁再来说一遍解题思路?(指名再说一遍) 师:可是,我看到刚才大家提出的问题是“一共需要几辆车?”,又没规定不能多要。那我觉得用8辆车也可以呀,甚至是9辆10辆。只不过我们不能保证每辆车都坐满。(生?) 师:那这样,我们的答案就是五花八门的了。而从我们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看,我们一般会选择哪一种方案?(7辆)为什么要选择7辆?(……)也就是说7辆是我们所有答案中最少的。那这样,如果我们想得到这个最合理的答案,这个问题是不是需要修改一下?怎样修改? 生:改成“最少需要多少辆?” 师:大家同意这种改法吗?我觉得这个“最少”用得好,不过我们在数学中用得更多的是“最少”的近义词“至少”(板书:至少),那么我们就把这个问题修改一下。(课件修改问题)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通过坐电瓶车这件事提出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因为在里面用到了一个重要的词语“至少”,使得我们这个问题更加准确。并且,大家通过积极地思考,根据实际情况解决了这个问题,曾老师真为你们高兴,那就把胜利的掌声送给自己吧! B方案: 生:最少需要多少辆车? 师:我觉得这个问题提得很好,但是我想知道,为什么要在问题中加上一个“最少”呢? 生:……(师结合其它同学提出的问题对比加“最少”和不加“最少”的区别。) 师:如果我们假设不加“最少”改成“需要多少辆?”。没有了“最少”,我们需要的辆数那就没有限制了,可以是7辆8辆9辆……,你觉得这样的问题问得准不准确?那这个“最少”加不加? 师:不过,在我们的数学中,一般用的都是“最少”的近义词“至少”这个词(板书:至少)。那我们改成“至少需要多少辆?”可以吗?看来,这个“至少”在我们的这个问题里面的确非常重要,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生独立解决) (要求:完成后再和同桌或前后桌的同学交流,看看他们的想法和你一样吗?) 师指名汇报,生说算式,师板书。 师:说说你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要用48÷7?(看48里面有几个7,就需要几辆车。)那48里面有几个7?(6个)所以需要几辆车?(6辆)那为什么还要加1? 生:虽然48里面只有6个7,需要6辆车,但是根据我们平时的生活经验,剩下的6个人也要坐一辆车。 师:那这样看来,我们在解决这一类问题的时候,能不能简单地根据我们计算的结果来得出结论?那还得根据咱们实际生活中的具体情况来定,也就是说,我们在解决这一类问题的时候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通过坐电瓶车这件事提出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因为在里面用到了一个重要的词语“至少”,使得我们这个问题更加准确。并且,大家通过积极地思考,根据实际情况解决了这个问题,曾老师真为你们高兴,那就把胜利的掌声送给自己吧! (二)利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 师:刚才我们坐了电瓶车,我建议大家直接坐到猛兽表演场下车,以免错过表演时间,看完表演后再沿着路线自由参观。由于景区很大,当我们来到“就餐区”的时候基本上已经是中午了, 这时大家就该吃午饭了。 1.解决“吃饭”问题 师:XX学校三.一班和三.二班的同学准备在“蜀风中餐厅”吃午饭(课件出示相关图片及文字:我们共有95人,每桌可以坐8人,至少需要多少张桌子?)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图,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生独立解答,并指名汇报,集体评议。(说说是怎样想的) 2.例题延伸,解决“最多”一类问题,理解“最多”的含义。 师:好了,吃饭的问题解决了,下午我们接着参观。下午我建议大家先去看1点20的海狮表演,然后再一路参观回去。在离开之前,大家还可以在纪念品商店买一点自己喜欢的东西作为纪念。(出示图片及相关文字) 师:有一位叫张强的同学他也来到了纪念品商店,我们来看看他遇到了一个什么问题:(我想买几个小老虎送给我的小伙伴们,我有50元,最多可以买几个?小老虎8元钱一个。) 师:谁来说说你从图上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这个问题应该如何解决呢? (小组讨论,再独立完成。) 师:谁来说一下你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生汇报,师板书。 板书:50÷8=6(个)……2(元) 师:如果我的答案是可以买5个,因为五八才40元钱,钱够了,这样可以吗? 生:不对,因为问的是“最多可以买多少个?”买了5个后还剩10元钱,还可以再买,所以不是“最多”的。 师:哦,我明白了,我没有注意到“最多”(板书)两个字,也就是我们要一直用到剩下的钱不能再买为止。 师:我们看看张强同学怎么说?(课件:谢谢你们!) 师:看来张强同学对大家的回答非常满意。 3.对比总结 师:同学们,解决了这个问题后我发现,这个问题和前面的两个问题很像,但是好像又不太一样,你觉得呢? 师引导学生说出: 共同点是他们的计算结果都有余数,不能直接得出答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结论。 不同点就是他们在处理余数的方法上不同。关于“至少”一类的问题,如果有余数,最后的答案需要增加一;关于“最多”一类的问题,即使有余数,也舍掉不要了。 三.拓展练习 师:好了,同学们,通过刚才老师的介绍,现在我们对整个景区的游览路线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同时还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了如何解决关于“至少”和“最多”一类的实际问题。虽然在我们的身边到处都有类似的问题,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它又会以多种形式出现,比如像刚才买纪念品那个问题来说吧:(课件出示) 他可能不会全部买小老虎,可以买一个长颈鹿再买小老虎,也可以买一个梅花鹿再买小老虎,所以我们的问题就可能是:50元最多能买一个长颈鹿和几个小老虎?最多能买一个梅花鹿和几个小老虎?像这种类似的问题你还能解决吗?请选择一个你喜欢的买法进行计算。 生独立思考并解答,后集体订正。(说说是怎么想的) 四.结合教材,巩固练习。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灵活掌握了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请看到书上79页,请同学们独立完成第一题和第二题。 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五.全课小结 师:同学们,愉快而短暂的四十分钟马上就要结束了,你在这节课中都有哪些收获呢? 师:既然同学们有了这么多的收获,我希望同学下去以后,能多留意我们身边的数学问题,并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解决这些问题。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至少 最多 48÷7=6(辆)……6(人) 95÷8=11(张)……7(人) 50÷8=6(个)……2(元) 6+1=7(辆) 7+1=8(张) 答:至少需要7辆车。 答:至少需要8张桌子。 答:最多可以买6个小老虎。 相关链接:教学设计 西师版三年级教学设计
|
·语文课件下载
| |||
下载该资料的word文档 (内含完整公式图片)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搜索相关课件』 | ||||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