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第十二册) |
||||
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网 → 数学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官亭学区中心学校 教学内容: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懂得比例各部分名称。 2. 经历探索比例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3. 能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教学重点:比例的基本质性。 教学难点:发现并概括出比例的基本质性。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1. 什么叫做比例? 2. 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下面的比能否组成比例。 2.4:1.6和60:40 二、探索新知 1.比例各部分名称。 (1)教师说明组成比例的四个数的名称。 板书: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例如:2.4:1.6 = 60:40 内项 外项 (2)学生认一认,说一说比例中的外项和内项。 如: : = : 外 内 内 外 项 项 项 项 2.比例的基本性质。 你能发现比例的外项和内项有什么关系吗? (1)学生独立探索其中的规律。 (2)与同学交流你的发现。 (3)汇报你的发现,全班交流。 板书:两个外项的积是2.4×40=96 两个内项的积是1.6×60=96 外项的积等于内项的积。 (4)举例说明,检验发现。 如: :0.5=1.2: 两个外项的积是 × =0.6 两个内项的积是0.5×1.2=0.6 外项的积等于内项的积。 如果把比例改成分数形式呢? 如: = 2.4×40=1.6×60 等号两边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所得的积相等。 (5)归纳。 在比例里,两外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3. 填一填。 (1) = ( )×( )=( )×( ) (2)0.8:1.2=4:6 ( )×( )=( )×( ) (3)4×5=2×10 4:( )=( ):( ) = 4. 做一做。 完成课文中的“做一做”。 5. 课堂小结 (1)说一说比例的基本性质。 (2)你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三、作业 完成课文练习六第4~6题。 课后记: 相关链接: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教学设计
|
||||
下载该资料的word文档 (内含完整公式图片)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搜索相关课件』 | ||||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