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比例分配教案(青岛版六年级第十一册) |
||||
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教学内容: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43—44页,按比例分配。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 2、引导学生在理解题中比的含义的基础上独立探究解决按比例分配问题的方法,并能较熟练的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良好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探究并理解掌握解决按比例分配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按比例分配问题的结构特点,灵活掌握解决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 1.谈话引入: 这几天我们通过了解有关人体的奥秘,学到了许多数学知识,这节课我们继续了解有关人体的奥秘,探究新的数学知识知识。 2、先出示情境图中明明和爸爸的对话: 教师引导:“如果把明明的体重平均分成两份,一份是水,另一份是其他物质,这是我们就可以说:明明体内的水分和其他物质的比是1:1。实际上人体内水分与其他物质不是平均分配的,而是按一定得比来分配的。” 再出示情境图右侧的旁白,提问: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1)学生观察回答,教师适时板书相应的信息条件: (2)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 学生口答。教师板书出问题: 二、自主合作 探索新知 1.解决第一个问题:明明体内的水分及其他物质各有多少千克? (1)你能把解决这个问题的信息和问题连起来读一读吗? (2)你对“儿童体内的水分与其他物质的比是4:1”是怎么理解的? 多引导学生说一说。 (3)能用线段图或折纸的方法表示出他们之间的联系吗? 学生同位合作完成,然后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师巡视。 展示交流: 学生展示交流线段图及画法。 (4)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的过程中指明不同解答方法的同学到前面板书: 2、交流思路,探究算理 解法一: 4+1=5 解法二: 30÷5×4=24(千克) 30× 44+1 =24(千克) 30÷5×1=6(千克) 30×14+1 =6(千克) (1)让两种不同解法的学生说一说这样做的理由,每一步表示的含义。 (2)观察比较:这两种方法有什么区别? 相同点:体重是有水份和其他物质组成的,求水和其他物质的重量也就是把30按照4:1的比例分配。 不同点:一是把比看作平均分得的份数,用平均分的方法来解答;二是把比化作分数,转化成分数乘法问题来解答。 (3)优化算法:他们的方法你喜欢哪个?为什么? 说给你的同位听一听。 (4)小结:像第二种方法,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方法叫做按比例分配。(板书课题) 3、 解决第二个问题:爸爸体内的水分和其他物质各有多少千克? (1)师:你能用这种方法解决第二个问题吗? (2)学生独立完成,同位交流自己的想法。 (3)指名一学生板演并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怎样知道我们解答的是否正确呢?谁能口头检验一下? 5.同学们都很棒,都能灵活的运用刚刚学过的分数乘法解决按比例分配的题目,谁能说说在计算按比例分配的题目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教师总结板书:比中个部分的总数 个部分的比 三、巩固练习 拓展应用 1、做自主练习第1题 学生独立做后交流解题思路及方法。 2、做自主练习第3题。 学生独立做后交流解题思路及方法,注意隐藏条件。 3、做自主练习第4题 这是一道按比例分配拓展应用的题目,让学生在独立思考,悟出解答方法。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五、课堂小测:课本自主练习第2题。 课后反思: 本节课在具体的情境中,以“平均分”问题为切入点,在理解“儿童体内水分与其他物质的比是4:1”的含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自主探究解决按比例分配问题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逐步总结按比例分配问题的特点和解决按比例分配问题的一般方法,学生掌握较好。但没能很好的利用课堂上的生成问题深入分析,使学生牢固掌握按比例分配问题的特点和解答方法。 相关链接:
|
||||
下载该资料的word文档 (内含完整公式图片)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搜索相关课件』 | ||||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