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设计与评析(苏教国标版一年级教案设计) |
||||
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网 → 数学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一年级(下册)第4 ~ 5页。 教学目标 1.经历在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在观察、比较、合作交流中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独立思考的意识,体验算法多样化,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喜悦,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呈现情境。 新学期开始了,小动物们要上学了。(课件呈现画面:小松鼠背着书包,手中拿着3串冰糖葫芦,每串10个。在路上遇到了小狗,小狗的手中拿着2串冰糖葫芦,每串10个。) 引导学生观察:有哪些小动物?它们手中拿着什么东西? 2.提出问题。 根据小松鼠和小狗手中的冰糖葫芦,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结合学生回答,在画面下依次呈现: (1)小松鼠有多少个糖葫芦? (2)小狗有多少个糖葫芦? (3)小松鼠和小狗一共有多少串糖葫芦? (4)小松鼠和小狗一共有多少个糖葫芦? 这些问题你们能解决吗? 评析 由富有情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提取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有很多数学问题,增强了问题意识,激发了解决问题的欲望。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 尝试解决问题。 让学生试着独立去解决这些问题,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2. 班内交流。 谁先来向大家汇报,你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计算30+20时你是怎样想的,结合学生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逐一板书: (1)十个十个地数。 (2)3个十加2个十得5个十,5个十是50。 (3)因为3+2=5,所以30+20=50。 …… 那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在小组内相互说一说。 3.试一试。 你能算出30-20等于多少吗?说说计算时你是怎样想的? 评析 为学生提供探索的时空,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这些问题,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讨论交流,很自然地形成了算法多样化的局面。教师的及时板书有利于学生对自己的算法进行确认、理解和修正,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进行交流,并在“试一试”中进行算法的有效迁移,从而帮助学生明确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法。 三、综合应用,拓展延伸 1. 修围墙,摘果子。 小松鼠和小狗一起来到了它们的同学长颈鹿家,发现长颈鹿正在那儿发愁,原来它家的围墙坏了。(课件呈现围墙的画面及墙上的算式,即“想想做做”的第2题。) 学生计算后,引导他们把上下两个算式比一比。 你会用上面的题计算下面的题吗?组织学生讨论交流。长颈鹿为了感谢大家,想请同学们吃智慧果。(课件呈现智慧树及写着算式的智慧果)认真算算,看你能吃到几个? 2. 帮鸭妈妈找孩子。 (结合画面)几个小动物路过鸭**的家,发现4只鸭妈妈(身上有数40、50、70、80)可着急了,原来它们四家的孩子(小鸭的身上都有算式)跑到了一起。你能帮助鸭妈妈很快就找到它们的孩子吗?指导学生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小组内说说自己是怎样很快就帮鸭妈妈找到它们的孩子的。 3. 开火车上学校。 (结合画面)几个小动物坐上火车,准备开往学校,可火车没有司机。小朋友你们谁愿意当火车司机,把它们送到学校?指导学生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小动物们到了学校,看到小猴和小熊早就到学校了(呈现画面),他们正在那儿干什么?你能数把它们的话完整地说一说吗? 你能求出还要搬多少张椅子吗? 评析 练习设计生动有趣,充分激活学生参与的热情,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应用情境中。教师经常组织学生对算法进行探讨交流,观察比较,加深了学生对算法的理解感悟,促进了学生不断地进行算法优化。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如一定要帮鸭妈妈找到孩子,只有认真开好火车才能把这些小动物送到学校等。学生体验到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后的喜悦,激发了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了学好数学的信心,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评 本节课结合儿童生活现实和知识体验,对教材进行了合理的开发。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创设情境,促进学生自主探索。 本节课以“小动物上学”为故事情节,串联起整个教学过程。适应一年级孩子的特点,激发了他们参与探究的兴趣和欲望,而且在每个情境中都为学生留足充分探索的空间,利于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探索。 2.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养成。 以解决问题为探索主线,注重让学生自己从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让他们自己通过观察比较、讨论交流等方式,亲历生活问题“数学化”的过程,促进问题意识的养成,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源泉。 3.正确处理算法多样化和算法优化的关系。 首先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计算欲望,让他们在各自知识体验的基础上进行交流探讨,形成班内算法多样化的局面。接着在“修围墙”练习中让学生比较,渗透优化的算法。再通过交流自己是“如何很快就帮助鸭妈妈找到骇子”的,使优化算法成了学生主体的内在需要,从而有效地帮助他们进行算法优化。在教学中做到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在自己独立思考、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对算法进行互相评价、相互补充,自主进行算法的确认、修正和选择。学生在不断感悟、体验的基础上,锻练了思维的灵活性,初步形成了优化意识。 相关链接:教学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教学设计
|
·语文课件下载
| |||
下载该资料的word文档 (内含完整公式图片)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搜索相关课件』 | ||||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