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的认识”教学设计与评析(苏教国标版一年级教案设计)

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网数学教案教学设计 手机版


 教学内容:江苏教育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科书第二册第60页例题,第61-62页“试一试”以及“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材简析:

    “认识人民币”这单元的教学内容与过去“元、角、分”的教学内容相比有较大的突破。过去的教材以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和会进行简单的计算为主;现在的教材,要求学生在认识人民币的基础上学习使用人民币,要求学生在买东西的过程中进行简单的计算。本课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教材从一幅三名孩子在商店里买玩具的画面引入,使学生联想到“买东西要使用人民币”,由此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再组织学生通过取币、换币、付币、找币等活动,使学生对人民币形成整体的认识。“试一试”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元与角间的进率,为学生购物付币做准备。“想想做做”的习题安排得层次分明:第1、2两题让学生辨认小面值的人民币;第3、4两题让学生认识取钱方案的多样;第5题创设购物情景,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判断和推理,发展学生的思维。

    设计理念: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本课拟体现以上的教学理念。由于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人民币,都有简单的购物经验,因此本课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从学生熟悉的购物情景引入,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亲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有效地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观察人民币以及换币、取币等活动中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

    2、使学生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学会简单的购物,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3、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勤俭节约的教育。

    教学重点: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以及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各种面值人民币之间的简单换算。

    教学准备:每个学习小组(2人一组)准备一个纸盒,纸盒里面至少有1分、1角、2分、2角的纸币各5张,硬币各5枚;5分、5角的纸币各2张,硬币各2枚;1元的纸币1张,硬币1枚。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趣

    (1)、出示教材第60页第一幅图,让学生仔细观察。

    (2)、提问: 你们从图中看到些什么?(三个小朋友在商店里买玩具。)你们买过东西吗?买东西要用什么?(钱)  各个国家的钱都有不同的名称,谁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人民币)

    (3)、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评析:从购物情景引入,使学生产生亲切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自主探究

    1、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1)、提问:小朋友,你们认识人民币吗?(认识)  请你从盒子里找出你认识的人民币,介绍给旁边的小朋友听。

    (2)、分组活动:学生从盒子里找出认识的人民币,向同桌介绍。

    (3)、小组汇报:让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逐一介绍面值不同的人民币,教师随机补充,并把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展示出来。

    [评析: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都接触过人民币,对人民币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认识,通过找出认识的人民币,向其他同学介绍,让学生在交流中互补,在讨论中学习,避免了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这个教学过程,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主动构建知识体系。]

    2、认识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1)、让学生辨认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的思想教育。

    (2)、提问:小朋友,你们能把这些人民币分分类吗?

    请学生拿出盒子里的人民币,小组合作分类。

    学生汇报分类情况,并说说分类的依据。随着学生的回答,引出人民币的种类有:硬币、纸币;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评析:教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积极参与、主动学习的环境,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侧面、多方位提出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不知不觉地认识了人民币的单位,实现了由不知到知,由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真正把学生推到了“活动主体”的地位。]

    (3)、出示教材第60页第二幅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

    提问:图中的小朋友想买什么?(手表)

    买手表该付多少钱?(1元)

    请学生从盒子里拿出1元钱,比一比谁的拿法多

    学生汇报拿1元钱的不同方法。当出现拿一个1元的和10个1角的时候,引导学生建立“元”与“角”之间的进率关系:1元=10角。

    (4)、提问:小朋友,我们已经知道“1元=10角”,那么你知道1角等于几分呢?(1角=10分)

    请学生从盒子里用不同的方法拿出1角钱,进一步建立角与分的进率关系。

    完成课本第60页填空:1元=(  )角    1角=(   )分

    [评析:学生在生活中经常看到人民币,也使用过人民币,因此,要相信学生有能力应用已有的经验主动构建新知。通过从盒子里取出1元钱、1角钱,使学生看到取钱方案的多样,并从中筛选出“1元=10角、1角=10分”,顺利地化未知为已知,化陌生为熟悉,让学生掌握了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5)、试一试:一张1元纸币可以换几张5角的?几张2角的可以换1张1元的?同桌互换。

    请学生说说互换的结果,以及为什么要这样换?

    [评析:通过换币,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1元=10角”的规律的理解。]

    三、应用拓展

    1、连一连。(“想想做做”第1题)

    观察并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每种物品的价钱是多少?有几种面值的人民币?分别是多少?

    请学生把要买的物品和对应的人民币连起来。

    2、填一填。(“想想做做”第2题)

    先让学生说说每个题目的意思,再让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集体交流,说说是怎样想的。

    3、拿一拿。

    (1)“想想做做”第3题。

    要求学生从1张5角、2张2角、5枚1角中拿出5角,鼓励小朋友想出不同的拿法,对每种拿法都要组织学生评价。

    (2)“想想做做”第4题

    想一想:寄往外地的信要买8角邮票。怎样付8角钱?

    先让小朋友自己想办法拿8角钱,并在小组内交流。

    思考:用一种人民币怎么拿?

    用二种人民币怎么拿?

    用三种人民币怎么拿?

    4、游戏:购物。(“想想做做”第5题)

    出示货架:橡皮(每块4角),美工刀(每把9角5分),铅笔(每支4角),自动铅(每支7角),尺(每把3角)。

    请小朋友用1元钱购物,想一想,说一说,可以买哪几样东西?应找回多少钱?

    [评析:练习设计层次分明,形式多样。既巩固了基础知识,又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体会到今天所学的知识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有用的数学,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既培养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总结延伸

    请学生说说学到了哪些本领?有哪些收获? 

    放学后,到商店看一看,哪些东西的价钱大约是1元。

    [评析: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知识,鼓励学生用所掌握的本领去探索周围更广阔的领域,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价值。] 

    [总评:正如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所倡导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创造性,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过程中,理解数学问题的提出、数学概念的形成和数学结论的获得,以及数学知识的应用。”本课尊重并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自主、自由的探索空间里,在各自原有经验的基础上,主动构建知识的体系。整个学习过程,学生都是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进行认币、换币、取币和付币,学生在这一系列活动中理解和掌握了知识,体会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也得到了发展。同时,教师还不失事机地对学生进行了爱护人民币、节约用钱的教育,塑造了学生美好的心灵。]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下载该资料的word文档
(内含完整公式图片)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搜索相关课件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